本报记者 李 蕊
图①:黄河三角洲。
程建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游客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参观。
史家民摄(影像中国)
图③: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群。
杨 斌摄(新华社发)
图④:黄河入海口河海交汇景象。
黄高潮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进一步提升湿地修复和保护水平,当地实施生态补水、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等措施,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泥沙在此冲刷沉积,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孕育出大片湿地。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为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建立。近年来,东营市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17个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出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
实施生态补水,提升区域水土环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木栈道两侧苇荡曳曳。
多年前,由于黄河来水量持续减少,流路固化、河床下切,黄河与湿地、滩涂的水文连通性降低,淡水补给减少;加上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严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打通水系,成为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的关键。近年来,东营市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编制《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配置与水系连通规划(2018—2030年)》,构建科学合理的“取、蓄、输、用、排”水系格局,形成“河、陆、滩、海”入海循环主干道,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区域水土环境。根据规划,东营市先后实施十几项以水系连通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疏通了241公里湿地水系,打通了黄河与湿地间的“毛细血管”。
水系连通后,东营市持续加大保护区生态补水力度,相继实施黄河生态调水、刁口河丰水期调水等,近3年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生态补水4.69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湿地的土壤盐碱化,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改善。
“为确保黄河水引得出、送得到,2022年保护区新建6个引黄闸口,实现保护区湿地全年不间断按需补水。2022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大流量过程进入山东以来,黄河三角洲保护区12个取水口全部开启,实施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专班副组长王立冬介绍。
根据动植物生长环境,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将湿地划分为49个区域,每个区域实现按需补水、分区补水、科学补水。在黄河水滋养下,如今这里水丰草茂、生机盎然。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恢复湿地植物生境
穿过芦苇荡,在浅滩深处可见一簇簇火红的盐地碱蓬连绵成片。极目远眺,湿地仿佛铺上了一块巨型“红地毯”,蔚为壮观。
从夏至秋、由绿至红,这片“红地毯”成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的自然奇观。盐地碱蓬是耐盐先锋植物,可以固着地表盐分,对盐碱土壤有积极改良作用。但在多年前,盐地碱蓬的生存空间,却一度被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挤占。
“上世纪80年代,互花米草进入黄河三角洲附近的潮间带,2010年开始在保护区内迅猛扩张,严重影响了滩涂潮汐水文过程,导致盐地碱蓬严重退化,如果不及时控制,局部区域的‘红地毯’景观可能会消失。”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进河介绍。
“互花米草还严重威胁其他本土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健康。”王进河说。
2016年以来,东营市从技术上攻关,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勘测调查,通过野外治理实验和室内模拟分析,摸清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机制,形成了围淹+刈割、刈割+翻耕、施用除草剂3种治理方式,并陆续实施治理工程。
根据国家开展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部署,东营市结合省、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先后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等,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的泛滥,潮间带生物种群得到有效恢复。
湿地修复项目同步启动。东营市开展微地形改造,恢复原生态本底环境,通过补充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被种源等方式,提高本土植被覆盖度,加快滨海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进程。截至目前,保护区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累计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湿地面积增加188平方公里,增长了12.3%。
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呵护栖息鸟类
一对鸟儿扇动翅膀掠过水面,姿态轻快优美。“快瞧,东方白鹳!”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手指屏幕,“这对东方白鹳2022年已经成功繁殖了3只幼鸟。”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大屏幕上,鸟儿的“一举一动”清晰可见。为了实时掌握每片湿地鸟类活动的情况,2022年,东营市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雷达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在保护区搭建了鸟类动态实时监测系统。
“我们在道路出入口、鸟类分布区、道路节点等关键位置布置24小时监控系统,鸟儿进入监控区域,就能被自动识别、记录,不仅能鉴别种类,还能实现计数。监控还能帮助我们实时掌握‘风吹草动’,确保鸟类栖息不受人为活动干扰。”赵亚杰介绍,目前,保护区共安装视频监控50余处,累计卫星跟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35只。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鸟巢随处可见。为了给鸟儿一个安稳的“家”,东营市重点实施黑嘴鸥、东方白鹳、鹤类等物种栖息地保护,在保护区架起人工巢、建起繁殖岛。
近年来,保护区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现在的371种。如今,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也是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
“当前,东营市正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面积35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52平方公里,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红波说,“未来,这片湿地将更加富有生机,碧波荡漾,群鸟翔集,美如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7日 18 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本报记者 李 蕊
图①:黄河三角洲。
程建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游客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参观。
史家民摄(影像中国)
图③: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群。
杨 斌摄(新华社发)
图④:黄河入海口河海交汇景象。
黄高潮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进一步提升湿地修复和保护水平,当地实施生态补水、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等措施,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泥沙在此冲刷沉积,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孕育出大片湿地。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为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建立。近年来,东营市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17个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出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
实施生态补水,提升区域水土环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木栈道两侧苇荡曳曳。
多年前,由于黄河来水量持续减少,流路固化、河床下切,黄河与湿地、滩涂的水文连通性降低,淡水补给减少;加上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严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打通水系,成为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的关键。近年来,东营市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编制《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配置与水系连通规划(2018—2030年)》,构建科学合理的“取、蓄、输、用、排”水系格局,形成“河、陆、滩、海”入海循环主干道,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区域水土环境。根据规划,东营市先后实施十几项以水系连通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疏通了241公里湿地水系,打通了黄河与湿地间的“毛细血管”。
水系连通后,东营市持续加大保护区生态补水力度,相继实施黄河生态调水、刁口河丰水期调水等,近3年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生态补水4.69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湿地的土壤盐碱化,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改善。
“为确保黄河水引得出、送得到,2022年保护区新建6个引黄闸口,实现保护区湿地全年不间断按需补水。2022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大流量过程进入山东以来,黄河三角洲保护区12个取水口全部开启,实施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专班副组长王立冬介绍。
根据动植物生长环境,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将湿地划分为49个区域,每个区域实现按需补水、分区补水、科学补水。在黄河水滋养下,如今这里水丰草茂、生机盎然。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恢复湿地植物生境
穿过芦苇荡,在浅滩深处可见一簇簇火红的盐地碱蓬连绵成片。极目远眺,湿地仿佛铺上了一块巨型“红地毯”,蔚为壮观。
从夏至秋、由绿至红,这片“红地毯”成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的自然奇观。盐地碱蓬是耐盐先锋植物,可以固着地表盐分,对盐碱土壤有积极改良作用。但在多年前,盐地碱蓬的生存空间,却一度被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挤占。
“上世纪80年代,互花米草进入黄河三角洲附近的潮间带,2010年开始在保护区内迅猛扩张,严重影响了滩涂潮汐水文过程,导致盐地碱蓬严重退化,如果不及时控制,局部区域的‘红地毯’景观可能会消失。”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进河介绍。
“互花米草还严重威胁其他本土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健康。”王进河说。
2016年以来,东营市从技术上攻关,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勘测调查,通过野外治理实验和室内模拟分析,摸清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机制,形成了围淹+刈割、刈割+翻耕、施用除草剂3种治理方式,并陆续实施治理工程。
根据国家开展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部署,东营市结合省、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先后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等,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的泛滥,潮间带生物种群得到有效恢复。
湿地修复项目同步启动。东营市开展微地形改造,恢复原生态本底环境,通过补充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被种源等方式,提高本土植被覆盖度,加快滨海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进程。截至目前,保护区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累计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湿地面积增加188平方公里,增长了12.3%。
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呵护栖息鸟类
一对鸟儿扇动翅膀掠过水面,姿态轻快优美。“快瞧,东方白鹳!”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手指屏幕,“这对东方白鹳2022年已经成功繁殖了3只幼鸟。”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大屏幕上,鸟儿的“一举一动”清晰可见。为了实时掌握每片湿地鸟类活动的情况,2022年,东营市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雷达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在保护区搭建了鸟类动态实时监测系统。
“我们在道路出入口、鸟类分布区、道路节点等关键位置布置24小时监控系统,鸟儿进入监控区域,就能被自动识别、记录,不仅能鉴别种类,还能实现计数。监控还能帮助我们实时掌握‘风吹草动’,确保鸟类栖息不受人为活动干扰。”赵亚杰介绍,目前,保护区共安装视频监控50余处,累计卫星跟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35只。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鸟巢随处可见。为了给鸟儿一个安稳的“家”,东营市重点实施黑嘴鸥、东方白鹳、鹤类等物种栖息地保护,在保护区架起人工巢、建起繁殖岛。
近年来,保护区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现在的371种。如今,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也是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
“当前,东营市正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面积35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52平方公里,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红波说,“未来,这片湿地将更加富有生机,碧波荡漾,群鸟翔集,美如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7日 18 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