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乡约福建:千年古村获保护 崇文尚教风延续

时间:2023-04-05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430


乡约福建:千年古村获保护崇文尚教风延续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黄素石楼。 吴冠标 摄


  中新网泉州4月4日电(吴冠标)巍峨石楼前,掌中木偶戏惟妙惟肖,“罗家棍”儿郎跳跃翻腾,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百年遗址变身文化广场,非遗技艺与古村风光相互映衬,尽显闽南遗韵。

  “通过活化利用古建筑空间,我们不仅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场所,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前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实卿告诉记者,前黄村坐拥福建省唯一的一座纯粹石筑土楼黄素石楼,留存着大量闽南古建筑,一条前黄旧街道尽了这里昔日的繁华。


黄素石楼内部空间古韵十足。 吴冠标 摄

黄素石楼内部空间古韵十足。 吴冠标 摄


  走近石楼,唯一的大门门匾上刻“式好攸宁”四字,意为家庭和睦,兄弟和好友爱,方能安居乐业,舒适安宁。黄实卿笑着说,这是闽南人最朴素传统的家庭理念。


良吏黄文惠故居。 吴冠标 摄

良吏黄文惠故居。 吴冠标 摄


  黄素石楼建于1741年,系黄守素、黄堂官父子历时三十多年建成,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总体结构主次有别、恢宏壮观,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过去我们缺乏保护意识,1978年的时候石楼就因年久失修倒塌了,附属建筑也大多残破不堪。”黄实卿说,1996年村民们自发组织成立文物保护管理组,对石楼进行就地保护,2005年黄素石楼被评定为第六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个文物保护管理组依然存在,近年来奔走于石楼的修缮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石楼主体建筑于2020年修缮完成,石楼周边的“文武馆”也于2022年前后被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型文化空间,石楼内外成了村里热闹的“文体中心”。


石楼前的“罗家棍”演出。 受访者供图

石楼前的“罗家棍”演出。 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前黄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令黄实卿十分高兴。“借着这个契机,我们正准备进行石楼的第三期修缮,即复原72间环屋,完成石楼整体的建筑布局,还计划将石楼内部设计成良吏文化馆,全方位展示前黄村的历史与文化。”

  实际上,前黄这座千年古村,不仅有雄浑的黄素石楼,更有许许多多沉淀在街头巷尾的良吏故事和教育遗风。

  据记载,自宋元丰七年以来,前黄村先后出了文武进士7人、举人5人;明清时期,黄文惠、黄云蒸、黄瑶观在外为官,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事迹被载入“良吏传”。在古代较偏远的乡村之地,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黄实卿认为,古代前黄能有这么多贤人达士,与当地的“文峰社学”关系极深。“文峰”是前黄的代称,社学的创办令书香浸润了百户千家,推动了区域教育的蓬勃发展。“崇文尚教至今仍是村子一贯秉承的理念,中科院院士黄荣辉先生就是从前黄小学走出去的。”


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 受访者供图

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 受访者供图


  “文化不只要挖掘,也要推广。前黄村有古建筑、有非遗、有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开发好、融合好,让更多人走进前黄,感受文化魅力,体验不一样的乡村气息。”黄实卿说。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乡约福建:千年古村获保护 崇文尚教风延续

时间:2023-04-05来源:中国新闻网


乡约福建:千年古村获保护崇文尚教风延续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黄素石楼。 吴冠标 摄


  中新网泉州4月4日电(吴冠标)巍峨石楼前,掌中木偶戏惟妙惟肖,“罗家棍”儿郎跳跃翻腾,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百年遗址变身文化广场,非遗技艺与古村风光相互映衬,尽显闽南遗韵。

  “通过活化利用古建筑空间,我们不仅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场所,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前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实卿告诉记者,前黄村坐拥福建省唯一的一座纯粹石筑土楼黄素石楼,留存着大量闽南古建筑,一条前黄旧街道尽了这里昔日的繁华。


黄素石楼内部空间古韵十足。 吴冠标 摄

黄素石楼内部空间古韵十足。 吴冠标 摄


  走近石楼,唯一的大门门匾上刻“式好攸宁”四字,意为家庭和睦,兄弟和好友爱,方能安居乐业,舒适安宁。黄实卿笑着说,这是闽南人最朴素传统的家庭理念。


良吏黄文惠故居。 吴冠标 摄

良吏黄文惠故居。 吴冠标 摄


  黄素石楼建于1741年,系黄守素、黄堂官父子历时三十多年建成,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总体结构主次有别、恢宏壮观,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过去我们缺乏保护意识,1978年的时候石楼就因年久失修倒塌了,附属建筑也大多残破不堪。”黄实卿说,1996年村民们自发组织成立文物保护管理组,对石楼进行就地保护,2005年黄素石楼被评定为第六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个文物保护管理组依然存在,近年来奔走于石楼的修缮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石楼主体建筑于2020年修缮完成,石楼周边的“文武馆”也于2022年前后被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型文化空间,石楼内外成了村里热闹的“文体中心”。


石楼前的“罗家棍”演出。 受访者供图

石楼前的“罗家棍”演出。 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前黄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令黄实卿十分高兴。“借着这个契机,我们正准备进行石楼的第三期修缮,即复原72间环屋,完成石楼整体的建筑布局,还计划将石楼内部设计成良吏文化馆,全方位展示前黄村的历史与文化。”

  实际上,前黄这座千年古村,不仅有雄浑的黄素石楼,更有许许多多沉淀在街头巷尾的良吏故事和教育遗风。

  据记载,自宋元丰七年以来,前黄村先后出了文武进士7人、举人5人;明清时期,黄文惠、黄云蒸、黄瑶观在外为官,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事迹被载入“良吏传”。在古代较偏远的乡村之地,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黄实卿认为,古代前黄能有这么多贤人达士,与当地的“文峰社学”关系极深。“文峰”是前黄的代称,社学的创办令书香浸润了百户千家,推动了区域教育的蓬勃发展。“崇文尚教至今仍是村子一贯秉承的理念,中科院院士黄荣辉先生就是从前黄小学走出去的。”


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 受访者供图

南音北管曲乐声悠扬。 受访者供图


  “文化不只要挖掘,也要推广。前黄村有古建筑、有非遗、有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开发好、融合好,让更多人走进前黄,感受文化魅力,体验不一样的乡村气息。”黄实卿说。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