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乡村女教师用诗和艺术唤醒大山
“魔法女教师”带山里伢作画天地间
来到新学校两个多月了,每到周末,湖北省丹江口市杨山路小学4年级语文教师蔡明镜仍不时地接到此前任教学校的孩子们打来的问候电话。被问得最多的是,“蔡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
“被人牵挂,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蔡明镜说。
这名90后教师执教过4所乡村小学。仿佛手握魔法棒,7年来,她带着乡村儿童在大自然里写诗作画,“看见”五彩的童年与更广阔的天地。大山里的蔡明镜和学生,也不断被外界“看见”。
7年前,孩子们灰扑扑的脸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生于1994年的蔡明镜从汉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成了特岗教师。
这并不是一所标准的“小学”,其实是一个位于南水北调库区偏远半岛上的“教学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80多公里的山路是半岛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交通不便,教学点的每个孩子都要寄宿。
随着库区移民,生源锐减,彼时只有1个学前班、4个年级,49名学生。仅有的7名教师,“教书兼看门,保育带打杂”。
初到校园,几个孩子的打扮引起了蔡明镜的注意:张开“嘴巴”的鞋子;裂着大洞的外套袖口;秋雨过后,一个小女孩还穿着露趾凉鞋。孩子们望向老师,更多是怯生生的目光。
新学期报到,家长们骑着摩托车、划着船,翻山越岭,过江蹚水把孩子送来。头盔、手套都顾不得取,他们便急冲冲地说:“老师把我们娃子管严点,我们不常在家,可不能让娃和我们一样,打一辈子工。”
“你们长大了想干点啥?”蔡明镜问学生们。
“我想当包工头,让家里能买上摩托车、小轿车,像舅舅一样有钱”“我想当菜市场收管理费的,这样奶奶以后去镇上卖菜,就能省下两元钱买包子了”……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蔡明镜,第一次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孩子们灰扑扑的脸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比起条件艰苦,她更怕自己“碌碌无为”。
一开学,蔡明镜便挑起了多份担子。她是语文、英语、美术老师,还是幼儿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为方便照顾学生,蔡明镜一直住在学校里。
有学生家里条件困难,衣服缝缝补补还不保暖,她就自掏腰包为其置办新衣;有学生无人照顾,经常一个月不洗澡、不换衣服,没人愿意与其同住,蔡明镜定期提醒学生洗澡,还为他换上新球鞋。几个月下来,蔡明镜帮这里的每个孩子套过被子、剪过指甲、洗过头发。
渐渐地,孩子们和她熟络起来,喊她“蔡姐姐”。
生日时,学生小成(化名)特地拎来一袋猕猴桃,“蔡姐姐,这是野生的,您尝尝,可甜了”;家访路上,远远看到狗,几个男孩子冲过来,“蔡姐姐,快走到我们中间来,狗就不会咬你了”;办公桌上,时不时“冒出”三两个橘子、四五个枣,蔡明镜知道,那是几个孩子一周的零食。
孤岛里也有诗和远方
教学点的教育资源有限,但蔡明镜总想做些什么。
长期跟山里娃娃相处,她知道他们虽然大都内向敏感,情感往往细腻。不如从“写一首诗”开始——蔡明镜想从诗中走进孩子的内心,同时锻炼他们观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
大自然,成为创作的天然教材。“蔡姐姐”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到田野里看花草,在山坡上背古诗。只要孩子们有一点好奇心和表达欲,她就“拼命”鼓励、表扬,这是蔡明镜摸索出来的“秘籍”。“瓢虫正在给树叶挠痒痒”“星星看着我,我也看着星星”……孩子们的小诗一句句生动起来。
“大风明天就要来了,我突然希望,它把我也刮走,刮到爸爸妈妈那里,这样我们就不用靠手机团聚了。”在一次主题为《你希望大风刮来什么》的诗歌写作中,10岁的黄开娟这样写道。
经过家访,蔡明镜得知,这个平日里开朗乐观、乐于助人的“书法小公主”,也有因长期与父母分离而多愁善感的一面。她便格外关注黄开娟的动向,经常与她谈心。
雨晴(化名)平日里内向胆怯,爸爸长期务农,还要照顾常年用药的妈妈。家中仅靠养两头猪维持生计,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冰箱。10岁的雨晴萌生了“上完初中就去打工赚钱”的想法。
蔡明镜连续利用周末,带着零食饮料请雨晴当“向导”,带自己去郊游。她故意说道,“雨晴,我可是‘路痴’,分不清东西南北,可千万别把我带沟里呀”。
几次下来,雨晴不仅把山上的每条小路摸得清清楚楚——那边有野花、山腰有枣树、大松树上有个马蜂窝,还能把蔡明镜的“郊游路线”规划得井井有条。
每次郊游,蔡明镜都会有意识地引导雨晴观察大自然,教她怎样写出优美的文字。几年下来,雨晴写了30多首小诗,一首《雨的家在哪》还刊登在杂志上,获得150元稿费。
借着送稿费的机会,蔡明镜再次家访。雨晴爸爸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娃娃内向,不是个读书的料,没想到她还会写诗,还能挣钱,一首诗抵得上10斤肉,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她读”。
找到了诗歌的乐趣与家里的支持,雨晴开朗起来,成绩也越来越好。她连续4年当上学习标兵,被评为“十堰市新时代好少年”,去年上了初中,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名。
蔡明镜还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这些山里娃打开“远方的世界”。
她想方设法用好统一配备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将北京、上海等地的名师“请”到了乡村小学。当孩子们第一次出现在直播屏幕上,他们坐得格外端正,课前有小姑娘还不停地捋着头发。孩子们上课的兴趣更浓了。
在彭家沟小学,蔡明镜牵头成立教师成长营,做网课培训。绘本、编程、课外阅读……现在,全校每位老师有了一门特色课程,50多岁的老教师也能熟练运用网络,带着学生阅读。
埋下一颗五彩的种子
上美术课时,村里的小卖部没有水彩笔、绘画本。看到窗外漫山遍野的橘子树,蔡明镜便带着孩子们拿起白纸走进橘园,用橘皮、橘叶和橘肉“拼画”。孩子们边吃边画,一只只“小螃蟹”、一朵朵“太阳花”跃然纸上。
每周有两个傍晚,“蔡姐姐”带着大家登上附近山顶,对着苍茫的武当山唱唱新学的歌曲,再映着落日余晖,画出家乡美景;他们拾起树枝敲击石板,随性创作一首歌谣——“小鸟小鸟喳喳喳,风儿风儿沙沙沙,我们要快快长大……”
“平时没注意,大自然这么可爱”“原来我们自己的家乡就很美”,孩子们常常感慨。
为了让山里娃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蔡明镜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让全校孩子坐飞机去北京研学7天,为乡村小学引入“刷脸”图书柜、韵律舞蹈课;还让彭家沟小学和北京七一小学、江苏扬中外国语小学成为“手拉手”学校。
全市的校长们来到教学点参观学习,感慨不已:“别看这所学校小,教育理念、学生风貌一点儿不差。”
2021年,蔡明镜调到三官殿小学。这里位于离丹江口城区最近的乡镇,教师流动性大,学生流动性也大——条件稍好的家庭大都迁往了城区,留下来的学生,有的家庭情况复杂。
家访后,她了解到,三官殿辖区有一批因重度残疾无法上学的孩子,面临失学风险。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她组织起当地670余名老师,为这些特殊儿童“送教上门”。
第一次见到小彦鑫(化名),是在2021年深秋。
红砖垒起的院子里,小彦鑫蜷缩在轮椅上,凝望着院子里那株硕大的香樟树。空荡荡的院子里,仿佛只有这棵树是她的陪伴。
由于幼时的一场高烧导致脑瘫,这个十六七岁年纪的花季少女,智力停留在小学3年级水平,一只眼睛也由于白内障变得视线模糊。
蔡明镜走出院子,将道路四周掉落的梧桐叶拾起,一片片粘贴起来,做了一顶“皇冠”,她缓缓走到小彦鑫身旁为她戴上,“你看,只要我们努力,不起眼的落叶,也可以成为熠熠生辉的皇冠”。小彦鑫激动地点点头,反复念叨着:“蔡老师,谢谢你!”仿佛好久没这么开心过。
少则每月一次、多则每周一次,蔡明镜带上老师、同学会去看望小彦鑫。他们一起过“六·一”,一起喝奶茶,一起在油菜花盛开时放风筝,还专门为小彦鑫补办了一场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那天,面对着鲜艳的少先队队旗,小彦鑫努力控制着身体,举起颤抖的手臂,敬了一个队礼。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中国好人”……一路走来,蔡明镜收获了许多。她提及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学生。
7年来,她先后任教过的乡村小学中,第一批学生有的已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蔡明镜送教上门工作室”为丹江口市300多名残障儿童、1900多名留守儿童持续送教。她还加入网络支教,为5000多名新疆、西藏地区的孩子送去网课。
前不久,蔡明镜受邀回到汉江师范学院,向学弟学妹分享从教经历。“母校战山斗水,六迁校址,撑起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师院精神,为我埋下了一颗种子。现在,我要把这颗种子,埋进更多山区孩子的心田。”她说。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90后乡村女教师用诗和艺术唤醒大山
“魔法女教师”带山里伢作画天地间
来到新学校两个多月了,每到周末,湖北省丹江口市杨山路小学4年级语文教师蔡明镜仍不时地接到此前任教学校的孩子们打来的问候电话。被问得最多的是,“蔡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
“被人牵挂,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蔡明镜说。
这名90后教师执教过4所乡村小学。仿佛手握魔法棒,7年来,她带着乡村儿童在大自然里写诗作画,“看见”五彩的童年与更广阔的天地。大山里的蔡明镜和学生,也不断被外界“看见”。
7年前,孩子们灰扑扑的脸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生于1994年的蔡明镜从汉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成了特岗教师。
这并不是一所标准的“小学”,其实是一个位于南水北调库区偏远半岛上的“教学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80多公里的山路是半岛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交通不便,教学点的每个孩子都要寄宿。
随着库区移民,生源锐减,彼时只有1个学前班、4个年级,49名学生。仅有的7名教师,“教书兼看门,保育带打杂”。
初到校园,几个孩子的打扮引起了蔡明镜的注意:张开“嘴巴”的鞋子;裂着大洞的外套袖口;秋雨过后,一个小女孩还穿着露趾凉鞋。孩子们望向老师,更多是怯生生的目光。
新学期报到,家长们骑着摩托车、划着船,翻山越岭,过江蹚水把孩子送来。头盔、手套都顾不得取,他们便急冲冲地说:“老师把我们娃子管严点,我们不常在家,可不能让娃和我们一样,打一辈子工。”
“你们长大了想干点啥?”蔡明镜问学生们。
“我想当包工头,让家里能买上摩托车、小轿车,像舅舅一样有钱”“我想当菜市场收管理费的,这样奶奶以后去镇上卖菜,就能省下两元钱买包子了”……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蔡明镜,第一次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孩子们灰扑扑的脸上,“仿佛看不到希望”。
比起条件艰苦,她更怕自己“碌碌无为”。
一开学,蔡明镜便挑起了多份担子。她是语文、英语、美术老师,还是幼儿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为方便照顾学生,蔡明镜一直住在学校里。
有学生家里条件困难,衣服缝缝补补还不保暖,她就自掏腰包为其置办新衣;有学生无人照顾,经常一个月不洗澡、不换衣服,没人愿意与其同住,蔡明镜定期提醒学生洗澡,还为他换上新球鞋。几个月下来,蔡明镜帮这里的每个孩子套过被子、剪过指甲、洗过头发。
渐渐地,孩子们和她熟络起来,喊她“蔡姐姐”。
生日时,学生小成(化名)特地拎来一袋猕猴桃,“蔡姐姐,这是野生的,您尝尝,可甜了”;家访路上,远远看到狗,几个男孩子冲过来,“蔡姐姐,快走到我们中间来,狗就不会咬你了”;办公桌上,时不时“冒出”三两个橘子、四五个枣,蔡明镜知道,那是几个孩子一周的零食。
孤岛里也有诗和远方
教学点的教育资源有限,但蔡明镜总想做些什么。
长期跟山里娃娃相处,她知道他们虽然大都内向敏感,情感往往细腻。不如从“写一首诗”开始——蔡明镜想从诗中走进孩子的内心,同时锻炼他们观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
大自然,成为创作的天然教材。“蔡姐姐”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到田野里看花草,在山坡上背古诗。只要孩子们有一点好奇心和表达欲,她就“拼命”鼓励、表扬,这是蔡明镜摸索出来的“秘籍”。“瓢虫正在给树叶挠痒痒”“星星看着我,我也看着星星”……孩子们的小诗一句句生动起来。
“大风明天就要来了,我突然希望,它把我也刮走,刮到爸爸妈妈那里,这样我们就不用靠手机团聚了。”在一次主题为《你希望大风刮来什么》的诗歌写作中,10岁的黄开娟这样写道。
经过家访,蔡明镜得知,这个平日里开朗乐观、乐于助人的“书法小公主”,也有因长期与父母分离而多愁善感的一面。她便格外关注黄开娟的动向,经常与她谈心。
雨晴(化名)平日里内向胆怯,爸爸长期务农,还要照顾常年用药的妈妈。家中仅靠养两头猪维持生计,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冰箱。10岁的雨晴萌生了“上完初中就去打工赚钱”的想法。
蔡明镜连续利用周末,带着零食饮料请雨晴当“向导”,带自己去郊游。她故意说道,“雨晴,我可是‘路痴’,分不清东西南北,可千万别把我带沟里呀”。
几次下来,雨晴不仅把山上的每条小路摸得清清楚楚——那边有野花、山腰有枣树、大松树上有个马蜂窝,还能把蔡明镜的“郊游路线”规划得井井有条。
每次郊游,蔡明镜都会有意识地引导雨晴观察大自然,教她怎样写出优美的文字。几年下来,雨晴写了30多首小诗,一首《雨的家在哪》还刊登在杂志上,获得150元稿费。
借着送稿费的机会,蔡明镜再次家访。雨晴爸爸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娃娃内向,不是个读书的料,没想到她还会写诗,还能挣钱,一首诗抵得上10斤肉,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她读”。
找到了诗歌的乐趣与家里的支持,雨晴开朗起来,成绩也越来越好。她连续4年当上学习标兵,被评为“十堰市新时代好少年”,去年上了初中,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名。
蔡明镜还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这些山里娃打开“远方的世界”。
她想方设法用好统一配备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将北京、上海等地的名师“请”到了乡村小学。当孩子们第一次出现在直播屏幕上,他们坐得格外端正,课前有小姑娘还不停地捋着头发。孩子们上课的兴趣更浓了。
在彭家沟小学,蔡明镜牵头成立教师成长营,做网课培训。绘本、编程、课外阅读……现在,全校每位老师有了一门特色课程,50多岁的老教师也能熟练运用网络,带着学生阅读。
埋下一颗五彩的种子
上美术课时,村里的小卖部没有水彩笔、绘画本。看到窗外漫山遍野的橘子树,蔡明镜便带着孩子们拿起白纸走进橘园,用橘皮、橘叶和橘肉“拼画”。孩子们边吃边画,一只只“小螃蟹”、一朵朵“太阳花”跃然纸上。
每周有两个傍晚,“蔡姐姐”带着大家登上附近山顶,对着苍茫的武当山唱唱新学的歌曲,再映着落日余晖,画出家乡美景;他们拾起树枝敲击石板,随性创作一首歌谣——“小鸟小鸟喳喳喳,风儿风儿沙沙沙,我们要快快长大……”
“平时没注意,大自然这么可爱”“原来我们自己的家乡就很美”,孩子们常常感慨。
为了让山里娃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蔡明镜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让全校孩子坐飞机去北京研学7天,为乡村小学引入“刷脸”图书柜、韵律舞蹈课;还让彭家沟小学和北京七一小学、江苏扬中外国语小学成为“手拉手”学校。
全市的校长们来到教学点参观学习,感慨不已:“别看这所学校小,教育理念、学生风貌一点儿不差。”
2021年,蔡明镜调到三官殿小学。这里位于离丹江口城区最近的乡镇,教师流动性大,学生流动性也大——条件稍好的家庭大都迁往了城区,留下来的学生,有的家庭情况复杂。
家访后,她了解到,三官殿辖区有一批因重度残疾无法上学的孩子,面临失学风险。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她组织起当地670余名老师,为这些特殊儿童“送教上门”。
第一次见到小彦鑫(化名),是在2021年深秋。
红砖垒起的院子里,小彦鑫蜷缩在轮椅上,凝望着院子里那株硕大的香樟树。空荡荡的院子里,仿佛只有这棵树是她的陪伴。
由于幼时的一场高烧导致脑瘫,这个十六七岁年纪的花季少女,智力停留在小学3年级水平,一只眼睛也由于白内障变得视线模糊。
蔡明镜走出院子,将道路四周掉落的梧桐叶拾起,一片片粘贴起来,做了一顶“皇冠”,她缓缓走到小彦鑫身旁为她戴上,“你看,只要我们努力,不起眼的落叶,也可以成为熠熠生辉的皇冠”。小彦鑫激动地点点头,反复念叨着:“蔡老师,谢谢你!”仿佛好久没这么开心过。
少则每月一次、多则每周一次,蔡明镜带上老师、同学会去看望小彦鑫。他们一起过“六·一”,一起喝奶茶,一起在油菜花盛开时放风筝,还专门为小彦鑫补办了一场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那天,面对着鲜艳的少先队队旗,小彦鑫努力控制着身体,举起颤抖的手臂,敬了一个队礼。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中国好人”……一路走来,蔡明镜收获了许多。她提及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学生。
7年来,她先后任教过的乡村小学中,第一批学生有的已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蔡明镜送教上门工作室”为丹江口市300多名残障儿童、1900多名留守儿童持续送教。她还加入网络支教,为5000多名新疆、西藏地区的孩子送去网课。
前不久,蔡明镜受邀回到汉江师范学院,向学弟学妹分享从教经历。“母校战山斗水,六迁校址,撑起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师院精神,为我埋下了一颗种子。现在,我要把这颗种子,埋进更多山区孩子的心田。”她说。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