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人民网评: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时间:2023-06-01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点击量:315

“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在人才、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从娃娃开始抓起。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

从现实层面而言,近年来,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但是科学教育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现实的瓶颈,迫切要求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这一点自不待言。学校首先是要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补好科学教育这一课,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能力,以及对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然后是,从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实验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夯实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尤其是对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来说,如何补齐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家的苗子,不仅可能出现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里,也可能潜藏在广袤的田野乡村。

为什么由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一方面,说明加强科学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加强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加强科学教育的路径,那就是必须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资源,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未来如何有效协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使之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是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来自云南县城的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开始了对太空的向往,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成长为无数参天大树,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强。

(杨三喜)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人民网评: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时间:2023-06-01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在人才、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从娃娃开始抓起。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

从现实层面而言,近年来,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但是科学教育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现实的瓶颈,迫切要求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汇聚全社会的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这一点自不待言。学校首先是要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补好科学教育这一课,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能力,以及对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然后是,从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实验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夯实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尤其是对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来说,如何补齐硬件短板、强化师资保障、汇聚社会支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家的苗子,不仅可能出现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里,也可能潜藏在广袤的田野乡村。

为什么由1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科学教育?一方面,说明加强科学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加强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加强科学教育的路径,那就是必须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的资源,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未来如何有效协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使之汇聚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强大力量,是推动科学教育有效落地的关键。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来自云南县城的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开始了对太空的向往,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成长为无数参天大树,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强。

(杨三喜)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