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文旅融合“点亮”夜经济

时间:2023-06-16来源:南方日报点击量:355

夜幕降临,梅江河畔燃起了明灯,点亮夜色。何森垚 摄

喜市街的人络绎不绝。王沁 摄

摊上的小吃泛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王沁 摄


近段时间,梅江区的夜生活变得更加热闹了。

晚上8点,客都汇喜市街热闹了起来,买上两份小吃,再点上两杯柠檬茶,坐在一旁的折叠椅上,与朋友聊聊最近的生活,十分惬意。

晚上9点,夜色渐浓,步行至东山新天地的后备箱集市,驻唱歌手的歌声不断传来,为夜色增添了几分甜蜜与美好。

凌晨12点,活力十足的年轻人来到钧质楼的酒吧,无论是小酌还是豪饮,都是深夜最独特的活力。

……

风格不同却同样精彩的夜间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大众的消费,也增添了梅江区的城市魅力。

如今,享受夜生活已经成为梅江区居民的出行消费新风尚。火热的夜间经济、爆满的大排档餐馆、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潮消费……各个消费场景里熙熙攘攘的排队“人龙”景象,无不折射出了梅江区夜间消费市场的广阔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梁时禹

类型多元

夜间消费场所增多

华灯初上,客都汇人气渐旺。霓虹灯为大楼镀上一层金边,五光十色,耀眼迷人,大楼的光影倒映在梅江河中,与月光交相辉映。广场上,新开的喜市街内,人们聚集在一个个商铺前,有的捧着咖啡,有的拿着柠檬茶,坐在小凳子上聊天,热闹弥漫在空气中。

“您要什么口味的烤面筋,有孜然的、麻辣的、香辣的、酱香的……”商户黄先生正忙碌着,只见他一边转动着烧烤签,一边招呼着顾客。

黄先生是餐饮行业的老手,他曾经营过餐馆。随着夜间经济的繁荣,他开始试水地摊经济。今年4月底,黄先生在喜市街有了固定的摊位,手艺精湛的他,凭借香气扑鼻的烧烤,赢得了不少食客的赞赏。

如今,在喜市街经营流动摊位的商户越来越多。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挖掘城市消费潜力,梅江区江南街道办事处以“政府有规范、百姓有收益、市容有秩序、食品保安全”为原则,在客都汇综合商业购物中心打造了840平方米的夜市“喜市街”,设置大小摊位约50个,以多业态融合、元素凸显的夜间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激活山城消费“新引擎”。

如今的江南夜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梅州城区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许多市民都会在晚饭后,与家人一起散步到“喜市街”,感受夜市的“人间烟火”。

山下,夜市人声鼎沸;山上,夜生活也毫不逊色。

位于梅江区西阳镇桃坪村的源自然农场自开放以来,便广受居民欢迎。

林小姐和朋友早就预订好了一顶帐篷,6点下班之后便直奔源自然农场。“晚上在这里吃点美食,听听歌手唱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到特别轻松。”林小姐说,“能够坐在草地上,坐在帐篷里,充分接触大自然,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公司在西阳镇桃坪村从事茶叶种植已有十多年时间,这次打造露营基地也是想尝试农旅融合的一种新形式,没有想到会这么火爆。”基地负责人陈海珠告诉记者,眼前这块露营营地原为该公司种茶和种蔬菜的地方,占地面积约8亩,“因为本身就是一块平地,所以我们觉得很适合作为露营的场地,于是自己动手设计,花了半个月时间将它打造出来。”

有专家指出,夜间经济具备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正在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特别是在白天,大多数人因为工作原因而消费时间有限,夜间消费场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白天累积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一个释放的机会。多种夜间消费形态上线,是顺应市民的生活期待,也为更多人创造了更好的休闲娱乐体验。

梅江区通过夜间消费场景释放吸引力,塑造年轻活力的城市形象,激活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从而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力。

加强监管

食品安全有保障

晚上8时,音乐声在梅江区芹洋半岛的东山新天传开。

不一会儿,原本的空地便整齐排列起一辆辆汽车。车主们打开汽车后备箱,挂起氛围灯、“招牌”幕布,摆放起了各具特色的物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们在不同摊位间穿梭,挑选商品,烟火气弥漫。

吴琪琪是一名咖啡爱好者,她在东山新天地开“后备箱店铺”卖咖啡。“咖啡既是一种饮品,也是交朋友的媒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丰富了业余时间还能交到朋友,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火爆的“后备箱集市”也曾有过一段不稳定的时期。

去年6月,后备箱集市尚未形成规模时,摊主们曾将后备箱集市从东山新天地搬到马路旁,这一行为属于占道经营。

“摊主们都很配合,我们劝诫后会立刻收拾东西搬离,但我们离开后,他们又会继续摆回来。”为了减少违法现象,梅江区金山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队长熊远强不得不领着执法队员加大巡逻频次,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晚上的执法队员只有4名,需要负责整个金山街道的行政性执法工作,不可能只看着一片地方。”

现在,东山新天地为后备箱集市提供了专门的场所,“车尾箱集市”也更加规范。作为一种新兴的夜间经济业态,“车尾箱集市”在为经济创造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要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舒心消费。

对此,梅江区多措并举,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去年,梅江区食药安委办制订《梅江区“地摊经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统筹各镇(街)和12个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全面掌握食品摊贩备案底数、区域和时段,要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善执法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营造齐抓共管氛围。

针对群众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梅江区督促经营者按相关要求,需到管理方登记并向属地镇(街)报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摊贩方可进场,管理方须对进场的食品摊贩进行信息登记,建立管理台账。

同时,作为主要监管部门,梅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责任包干到人”制度,严格排查、规范地摊区域内各类食品经营行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开展风险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督促经营户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配套设施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后备箱集市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形式之一。

挖掘潜力

消费空间待扩增

晚7时许,夜幕低垂,梅江桥被灯光点亮,一辆辆黄色的游船停靠在岸边,船篷上挂着的红灯笼,将夜晚的江水照出了粼粼的红光。

“在梅州生活数十年,好像从没有好好欣赏过‘一江两岸’的夜景。”市民王先生被这迷人的夜色吸引,和家人坐船体验了一把“夜游梅江”。“两岸光影摇曳,富有特色的客家古民居与新式大楼形成强烈的对比。河上微风吹过,让人感觉十分凉爽,还能听到美妙的客家山歌。”王先生连连感慨不虚此行。

“一江两岸”为梅江旅游增添了新名片,也拉开了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序幕。“东山游船分51座和48座两种船型,夜游的票价分别为普通舱60元/人/次和贵宾舱90元/人/次,发班间隔为半小时一班,航程约为1小时。”梅州客通游船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客通游船”)值班经理张峰荣介绍道。

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旅游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景区各显身手,观光游船、主题夜市、文化体验活动等已成为夜间旅游的风向标。客天下景区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威尼斯小镇成为仅次于“一江两岸”的夜间游赏地,江北老街在夜幕之下依然游人如织……随着交通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夜间旅游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形式之一。

尽管如此,仍有消费者感叹,梅江区22时后的夜间消费类型还是较少、内容相对单一。晚上12点,万达影城最后一场电影放映结束。田先生意犹未尽,他打算从电影院离开后到附近寻找一家餐饮店。“凌晨的活动比较少,我和朋友一般都是看完电影再吃个宵夜就散了。”田先生说。

事实上,梅江区并非个例。日前,美团研究院对16个夜间样本城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夜间经济活动的品类依然不够丰富,一些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

发展夜间经济,对于梅江区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考验。一方面,要丰富夜间经济的种类,形成24小时经济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城市的管理和安全的管控,确保市容市貌整洁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梅江区夜间消费释放不充分,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夜间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要壮大夜间经济,政府要放松业态、空间限制,激发市场主体的业态和产品创新活力,这就需要梅江区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在日常活动中的需求期盼,加强思考规划,不断挖掘梅江市场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打造更加完整的夜间经济体系。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更多夜间服务和产品,形成全天候消费链条,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夜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夜间消费中,文化元素、消费元素、场景元素、时间元素缺一不可。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特色,营造出独特的消费场景,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消费体验活动。”广东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张浩说。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文旅融合“点亮”夜经济

时间:2023-06-16来源:南方日报

夜幕降临,梅江河畔燃起了明灯,点亮夜色。何森垚 摄

喜市街的人络绎不绝。王沁 摄

摊上的小吃泛着油光,让人垂涎欲滴。王沁 摄


近段时间,梅江区的夜生活变得更加热闹了。

晚上8点,客都汇喜市街热闹了起来,买上两份小吃,再点上两杯柠檬茶,坐在一旁的折叠椅上,与朋友聊聊最近的生活,十分惬意。

晚上9点,夜色渐浓,步行至东山新天地的后备箱集市,驻唱歌手的歌声不断传来,为夜色增添了几分甜蜜与美好。

凌晨12点,活力十足的年轻人来到钧质楼的酒吧,无论是小酌还是豪饮,都是深夜最独特的活力。

……

风格不同却同样精彩的夜间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大众的消费,也增添了梅江区的城市魅力。

如今,享受夜生活已经成为梅江区居民的出行消费新风尚。火热的夜间经济、爆满的大排档餐馆、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潮消费……各个消费场景里熙熙攘攘的排队“人龙”景象,无不折射出了梅江区夜间消费市场的广阔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梁时禹

类型多元

夜间消费场所增多

华灯初上,客都汇人气渐旺。霓虹灯为大楼镀上一层金边,五光十色,耀眼迷人,大楼的光影倒映在梅江河中,与月光交相辉映。广场上,新开的喜市街内,人们聚集在一个个商铺前,有的捧着咖啡,有的拿着柠檬茶,坐在小凳子上聊天,热闹弥漫在空气中。

“您要什么口味的烤面筋,有孜然的、麻辣的、香辣的、酱香的……”商户黄先生正忙碌着,只见他一边转动着烧烤签,一边招呼着顾客。

黄先生是餐饮行业的老手,他曾经营过餐馆。随着夜间经济的繁荣,他开始试水地摊经济。今年4月底,黄先生在喜市街有了固定的摊位,手艺精湛的他,凭借香气扑鼻的烧烤,赢得了不少食客的赞赏。

如今,在喜市街经营流动摊位的商户越来越多。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挖掘城市消费潜力,梅江区江南街道办事处以“政府有规范、百姓有收益、市容有秩序、食品保安全”为原则,在客都汇综合商业购物中心打造了840平方米的夜市“喜市街”,设置大小摊位约50个,以多业态融合、元素凸显的夜间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激活山城消费“新引擎”。

如今的江南夜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梅州城区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许多市民都会在晚饭后,与家人一起散步到“喜市街”,感受夜市的“人间烟火”。

山下,夜市人声鼎沸;山上,夜生活也毫不逊色。

位于梅江区西阳镇桃坪村的源自然农场自开放以来,便广受居民欢迎。

林小姐和朋友早就预订好了一顶帐篷,6点下班之后便直奔源自然农场。“晚上在这里吃点美食,听听歌手唱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到特别轻松。”林小姐说,“能够坐在草地上,坐在帐篷里,充分接触大自然,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公司在西阳镇桃坪村从事茶叶种植已有十多年时间,这次打造露营基地也是想尝试农旅融合的一种新形式,没有想到会这么火爆。”基地负责人陈海珠告诉记者,眼前这块露营营地原为该公司种茶和种蔬菜的地方,占地面积约8亩,“因为本身就是一块平地,所以我们觉得很适合作为露营的场地,于是自己动手设计,花了半个月时间将它打造出来。”

有专家指出,夜间经济具备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正在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特别是在白天,大多数人因为工作原因而消费时间有限,夜间消费场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白天累积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一个释放的机会。多种夜间消费形态上线,是顺应市民的生活期待,也为更多人创造了更好的休闲娱乐体验。

梅江区通过夜间消费场景释放吸引力,塑造年轻活力的城市形象,激活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从而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力。

加强监管

食品安全有保障

晚上8时,音乐声在梅江区芹洋半岛的东山新天传开。

不一会儿,原本的空地便整齐排列起一辆辆汽车。车主们打开汽车后备箱,挂起氛围灯、“招牌”幕布,摆放起了各具特色的物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们在不同摊位间穿梭,挑选商品,烟火气弥漫。

吴琪琪是一名咖啡爱好者,她在东山新天地开“后备箱店铺”卖咖啡。“咖啡既是一种饮品,也是交朋友的媒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丰富了业余时间还能交到朋友,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火爆的“后备箱集市”也曾有过一段不稳定的时期。

去年6月,后备箱集市尚未形成规模时,摊主们曾将后备箱集市从东山新天地搬到马路旁,这一行为属于占道经营。

“摊主们都很配合,我们劝诫后会立刻收拾东西搬离,但我们离开后,他们又会继续摆回来。”为了减少违法现象,梅江区金山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队长熊远强不得不领着执法队员加大巡逻频次,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晚上的执法队员只有4名,需要负责整个金山街道的行政性执法工作,不可能只看着一片地方。”

现在,东山新天地为后备箱集市提供了专门的场所,“车尾箱集市”也更加规范。作为一种新兴的夜间经济业态,“车尾箱集市”在为经济创造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要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舒心消费。

对此,梅江区多措并举,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去年,梅江区食药安委办制订《梅江区“地摊经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统筹各镇(街)和12个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全面掌握食品摊贩备案底数、区域和时段,要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善执法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营造齐抓共管氛围。

针对群众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梅江区督促经营者按相关要求,需到管理方登记并向属地镇(街)报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摊贩方可进场,管理方须对进场的食品摊贩进行信息登记,建立管理台账。

同时,作为主要监管部门,梅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责任包干到人”制度,严格排查、规范地摊区域内各类食品经营行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开展风险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督促经营户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配套设施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后备箱集市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形式之一。

挖掘潜力

消费空间待扩增

晚7时许,夜幕低垂,梅江桥被灯光点亮,一辆辆黄色的游船停靠在岸边,船篷上挂着的红灯笼,将夜晚的江水照出了粼粼的红光。

“在梅州生活数十年,好像从没有好好欣赏过‘一江两岸’的夜景。”市民王先生被这迷人的夜色吸引,和家人坐船体验了一把“夜游梅江”。“两岸光影摇曳,富有特色的客家古民居与新式大楼形成强烈的对比。河上微风吹过,让人感觉十分凉爽,还能听到美妙的客家山歌。”王先生连连感慨不虚此行。

“一江两岸”为梅江旅游增添了新名片,也拉开了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序幕。“东山游船分51座和48座两种船型,夜游的票价分别为普通舱60元/人/次和贵宾舱90元/人/次,发班间隔为半小时一班,航程约为1小时。”梅州客通游船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客通游船”)值班经理张峰荣介绍道。

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旅游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景区各显身手,观光游船、主题夜市、文化体验活动等已成为夜间旅游的风向标。客天下景区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威尼斯小镇成为仅次于“一江两岸”的夜间游赏地,江北老街在夜幕之下依然游人如织……随着交通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夜间旅游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形式之一。

尽管如此,仍有消费者感叹,梅江区22时后的夜间消费类型还是较少、内容相对单一。晚上12点,万达影城最后一场电影放映结束。田先生意犹未尽,他打算从电影院离开后到附近寻找一家餐饮店。“凌晨的活动比较少,我和朋友一般都是看完电影再吃个宵夜就散了。”田先生说。

事实上,梅江区并非个例。日前,美团研究院对16个夜间样本城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夜间经济活动的品类依然不够丰富,一些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

发展夜间经济,对于梅江区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考验。一方面,要丰富夜间经济的种类,形成24小时经济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城市的管理和安全的管控,确保市容市貌整洁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梅江区夜间消费释放不充分,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夜间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要壮大夜间经济,政府要放松业态、空间限制,激发市场主体的业态和产品创新活力,这就需要梅江区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在日常活动中的需求期盼,加强思考规划,不断挖掘梅江市场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打造更加完整的夜间经济体系。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更多夜间服务和产品,形成全天候消费链条,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夜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夜间消费中,文化元素、消费元素、场景元素、时间元素缺一不可。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特色,营造出独特的消费场景,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消费体验活动。”广东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张浩说。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