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食品难知悉新鲜程度? 专家这样说

时间:2023-07-07来源:广州日报点击量:310

  线上未设“临保区” 买鲜奶如“开盲盒”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食品难知悉新鲜程度 专家:电商售卖短保食品应特别提示告知

  为加强对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建立了“临近保质期提示制度”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封存与销毁制度”,明确要求“大中型食品超市应当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将临近保质期食品分类集中陈列出售”,提醒消费者“知情购买”。


  近日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线上平台购买低温牛奶等商品容易遭遇“临近保质期、不够新鲜”的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线下超市:

  设有“临保”区 执行“高规格”

  据了解,《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对“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如下界定:“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30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保质期不足2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线下超市在“临保”专柜的执行都会更加“高规格”,如在某连锁超市,保质期1年的食品在还剩3~4个月到期时就会进入“临保区”。记者在多家线下超市发现,在保质期后三分之一段就进入“临保区”的食品主要为面包、散装糕点、酸奶、乳酸菌和果汁饮料。

  线上平台:

  未设“临保”类目 新鲜程度“未知”

  线下超市对于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了区分提示,而对于有网购、外卖习惯的消费者来说,却容易遇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临保期食品的现象。

  市民李小姐说:“我今年5月27日在某平台上购买了一盒牛奶,收货时发现,牛奶的纸盒已经膨胀了。按有关规定,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才属于临近保质期,但纸盒上写的日期是5月22日至5月30日,本身并不算过期,只是没那么新鲜了。”

  记者查看多家线上平台发现,与线下超市设立明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不同,多家线上超市和外卖平台都没有这一类目。以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牛奶为例,在网上下单时无法知道送过来的牛奶的新鲜程度。常买牛奶的市民Lisa告诉记者:“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犹如开盲盒,你不确定商家送来的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哪一天。尤其是分量大的盒装鲜奶,如果买回来时已经临近保质期,喝不完就容易造成浪费。”

  对此,某大型商超表示,他们有明确的拣货要求:“临近保质期的产品一般都会在线下做活动,我们规定线上平台都会将最优的新鲜产品配送给消费者。”另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也表示制定了相关标准,保障线上订单的商品都选最新日期的给顾客。而记者发现,这些线上平台以及超市自家的APP都未设“临保区”类目,相关产品或以直接折价的方式体现在订单里。如某超市对一款牛奶设置了“仅限2023年2~3月日期产品参与用券”。

  专家:

  电商对短保食品应设有效期公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教授范瑞表示,设置“临保期”更多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意识。“从安全角度讲,只要产品没有过保质期,其安全是受相关标准保障的,但不同类型的食品对临保期的概念要求不同,如鲜肉、水果、鲜奶等生鲜食品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存放时间越长不仅安全系数降低,风味也有所损失;但像饼干、罐头之类的包装食品对时间要求就没那么敏感,消费者可按需选择。”

  针对网购时容易出现收到临保期货品的问题,范瑞认为,生鲜食品的保质期非常短,商家也可能倾向于优先售卖生产日期更靠前的食品,虽然这不违反法律法规,但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受。“消费者在购买时对食品的新鲜度会有个预期,电商如果要销售新鲜度不符合消费者预期的食品,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要有特别提示与告知。尤其是对于低温鲜奶等短保食品,最好设置有效期公示。”

  范瑞还提醒,大多数生鲜食品需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商家要保持物流和销售环节冷链的完整;而消费者除了看保质期,也要观察和留意生鲜食品是否处于可靠的冷藏条件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食品难知悉新鲜程度? 专家这样说

时间:2023-07-07来源:广州日报

  线上未设“临保区” 买鲜奶如“开盲盒”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食品难知悉新鲜程度 专家:电商售卖短保食品应特别提示告知

  为加强对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建立了“临近保质期提示制度”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封存与销毁制度”,明确要求“大中型食品超市应当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将临近保质期食品分类集中陈列出售”,提醒消费者“知情购买”。


  近日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线上平台购买低温牛奶等商品容易遭遇“临近保质期、不够新鲜”的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线下超市:

  设有“临保”区 执行“高规格”

  据了解,《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对“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如下界定:“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30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保质期不足2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线下超市在“临保”专柜的执行都会更加“高规格”,如在某连锁超市,保质期1年的食品在还剩3~4个月到期时就会进入“临保区”。记者在多家线下超市发现,在保质期后三分之一段就进入“临保区”的食品主要为面包、散装糕点、酸奶、乳酸菌和果汁饮料。

  线上平台:

  未设“临保”类目 新鲜程度“未知”

  线下超市对于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了区分提示,而对于有网购、外卖习惯的消费者来说,却容易遇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临保期食品的现象。

  市民李小姐说:“我今年5月27日在某平台上购买了一盒牛奶,收货时发现,牛奶的纸盒已经膨胀了。按有关规定,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才属于临近保质期,但纸盒上写的日期是5月22日至5月30日,本身并不算过期,只是没那么新鲜了。”

  记者查看多家线上平台发现,与线下超市设立明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不同,多家线上超市和外卖平台都没有这一类目。以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牛奶为例,在网上下单时无法知道送过来的牛奶的新鲜程度。常买牛奶的市民Lisa告诉记者:“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犹如开盲盒,你不确定商家送来的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哪一天。尤其是分量大的盒装鲜奶,如果买回来时已经临近保质期,喝不完就容易造成浪费。”

  对此,某大型商超表示,他们有明确的拣货要求:“临近保质期的产品一般都会在线下做活动,我们规定线上平台都会将最优的新鲜产品配送给消费者。”另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也表示制定了相关标准,保障线上订单的商品都选最新日期的给顾客。而记者发现,这些线上平台以及超市自家的APP都未设“临保区”类目,相关产品或以直接折价的方式体现在订单里。如某超市对一款牛奶设置了“仅限2023年2~3月日期产品参与用券”。

  专家:

  电商对短保食品应设有效期公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教授范瑞表示,设置“临保期”更多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意识。“从安全角度讲,只要产品没有过保质期,其安全是受相关标准保障的,但不同类型的食品对临保期的概念要求不同,如鲜肉、水果、鲜奶等生鲜食品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存放时间越长不仅安全系数降低,风味也有所损失;但像饼干、罐头之类的包装食品对时间要求就没那么敏感,消费者可按需选择。”

  针对网购时容易出现收到临保期货品的问题,范瑞认为,生鲜食品的保质期非常短,商家也可能倾向于优先售卖生产日期更靠前的食品,虽然这不违反法律法规,但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受。“消费者在购买时对食品的新鲜度会有个预期,电商如果要销售新鲜度不符合消费者预期的食品,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要有特别提示与告知。尤其是对于低温鲜奶等短保食品,最好设置有效期公示。”

  范瑞还提醒,大多数生鲜食品需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商家要保持物流和销售环节冷链的完整;而消费者除了看保质期,也要观察和留意生鲜食品是否处于可靠的冷藏条件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