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人民网评:引汉济渭,为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时间:2023-07-19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点击量:286

历经十多年建设,引汉济渭工程近日正式向西安通水。自此,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提供1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为陕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注入动力。

引汉济渭工程被誉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看总量,陕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全国总量的1.48%;看平均,陕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一半;看分布,陕西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但水资源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秦岭以北的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广但水资源较少。长期以来,缺水成为关中和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一些地方因超采地下水还出现了地面沉降等次生问题。打破陕西水资源瓶颈制约,引汉济渭工程可谓治本之策。

水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引汉济渭是一项民生工程,总受益人口达1411万人。引汉济渭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可有效解决渭河两岸工业园区用水需求。对陕北而言,通过水权置换可争取黄河干流取水指标,保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对陕南而言,通过调蓄丰水期的汉江水发电、供水,可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泓清水润泽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

以重大水利工程牵引水资源高效配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要看到,秦岭输水隧洞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主体工程,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超过2000米,施工难度世界罕见。超级工程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也是科研工作者用智慧创造累积成的。无人驾驶碾压摊铺智能筑坝技术,自主导航水下机器人,混凝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一项项技术攻关,助力水利建设闯关夺隘。调水工程完成后,输配水工程建设仍需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以技术突破为工程推进夯实根基。

以重大水利工程牵引水资源高效配置,必须践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水资源为例,地域分配不协调、各领域使用不协调,制约着发展的整体效能。引汉济渭工程并没有创造新的水资源,而是站在全局角度统筹协调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有效补齐用水短板。下一步,推进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还要完善水网布局,细化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如今,“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仍要看到,借水调水是前提,节水用水是关键。当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少河流水量减少。无论是南水北调,还是引汉济渭,都不意味着工程建成就可以高枕无忧、浪费水源。深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让每一滴水的配置更优化、使用更合理。

(钟庭)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人民网评:引汉济渭,为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时间:2023-07-19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历经十多年建设,引汉济渭工程近日正式向西安通水。自此,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提供1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为陕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注入动力。

引汉济渭工程被誉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看总量,陕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全国总量的1.48%;看平均,陕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一半;看分布,陕西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但水资源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秦岭以北的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广但水资源较少。长期以来,缺水成为关中和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一些地方因超采地下水还出现了地面沉降等次生问题。打破陕西水资源瓶颈制约,引汉济渭工程可谓治本之策。

水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引汉济渭是一项民生工程,总受益人口达1411万人。引汉济渭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可有效解决渭河两岸工业园区用水需求。对陕北而言,通过水权置换可争取黄河干流取水指标,保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对陕南而言,通过调蓄丰水期的汉江水发电、供水,可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泓清水润泽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

以重大水利工程牵引水资源高效配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要看到,秦岭输水隧洞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主体工程,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超过2000米,施工难度世界罕见。超级工程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也是科研工作者用智慧创造累积成的。无人驾驶碾压摊铺智能筑坝技术,自主导航水下机器人,混凝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一项项技术攻关,助力水利建设闯关夺隘。调水工程完成后,输配水工程建设仍需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以技术突破为工程推进夯实根基。

以重大水利工程牵引水资源高效配置,必须践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水资源为例,地域分配不协调、各领域使用不协调,制约着发展的整体效能。引汉济渭工程并没有创造新的水资源,而是站在全局角度统筹协调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有效补齐用水短板。下一步,推进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还要完善水网布局,细化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如今,“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仍要看到,借水调水是前提,节水用水是关键。当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少河流水量减少。无论是南水北调,还是引汉济渭,都不意味着工程建成就可以高枕无忧、浪费水源。深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让每一滴水的配置更优化、使用更合理。

(钟庭)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