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星通大厦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启用,首批约20家空天技术产业企业确定入驻。基地将整合空天产业链上中下游,聚焦卫星制造、基带技术等技术,为相关应用提供更为广泛和可靠的支撑,打造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百亿级规模的空天产业发展集聚区。 空天技术是深圳市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建设全球覆盖、安全可靠、天地一体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深圳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级影响力的“卫星+”产业集群,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与“航天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启用 星通大厦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总部所在。 亚太星通是深圳发展空天技术产业集群的本土“链主”企业,“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是公司首席科学家。成立七年来,亚太星通累计完成投资约50亿元,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应用院士工作站,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建了国家航天局卫星通信系统创新中心,成立了“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分室”等。 发展卫星产业是引领下一代通信技术浪潮的要求。作为亚太地区创新能力领先的卫星运营商,亚太星通高通量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已全面建成投用,首发星“深圳星”于2020年7月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首颗为移动载体通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现已成为亚太地区承载终端数量最多的通信卫星,在网终端数量近2万台,客机约1500架。今年6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承担现场高清直播通信保障任务的卫星正是“深圳星”。亚太星通还是我国卫星商业化应用的领军企业,近五年,亚太星通基于“深圳星”已签合同总金额超过20亿元。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会长胡戈锋认为,空天产业目前处在探索和孵化阶段,发展的核心在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深圳聚集了大量空天产业应用端企业,具有支持空天产业发展的丰厚土壤。 亚太星通总裁李杰表示,公司未来将做好产业链“连接器”“助推器”和“孵化器”,集聚一批卫星产业链重点企业,打造上游制造、中游运营、下游服务的全链条空天产业解决方案和创新产业生态,助力卫星升级换代,推动终端小型化,促进用户终端的全球推广。 深圳“激活”空天产业链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骨干优势企业,依托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打造空天技术产业创新及应用发展高地。 空天技术产业是深圳重点发展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为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深圳编制了相关规划,出台了多项重点扶持政策。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形成从卫星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应用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区依托海陆空港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空天技术产业发展,在卫星通信、航空装备、航天材料、卫星天线、无人机等领域,培育了宽带卫星运营及服务龙头企业亚太星通、航天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乾行达、多系统卫星信号模拟器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冀联合技术、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卫泰实业等,初步构建了“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高端制造、行业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产业核心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整体产值约20亿元,产业集聚度高,成为打造空天技术产业的创新高地。 2022年11月,宝安区在深圳市率先发布了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空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产业集群年营收达百亿元,空天技术产业集群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建设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今年6月,宝安区成立了空天技术产业链党委。宝安区区长王立德介绍,通过党建赋能,宝安区助力空天产业在空天信息、先进遥感、导航定位领域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增强了科技研发和应用公共服务能力。 空天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空天产业是指以空间技术为核心,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提供空间信息服务和空间应用服务的新兴产业。空天产业涵盖卫星制造、发射、运行、应用等多个环节,涉及导航、遥感、通信、科学探测等多个领域,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战略性的特点。 空天产业发展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国产化卫星通信终端的研发制造需要集成电子、通信、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于提升国家整体技术水平有巨大推动作用。 空天产业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预测,未来几十年,空天产业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经济收益,如卫星服务、航空运输等,也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如通过遥感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卫星通信促进教育和医疗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成本不断下降,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扩展。高科技企业开始加速进入航天及其应用领域,空天信息产业快速成型,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比重达到1.4%。 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磊认为,国产化降低了卫星通信终端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根据国内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化开发卫星通信终端,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我国坚持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结合,多地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抢抓发展新机遇,抢占产业新高地。深圳抓住时机,积极培育世界级空天产业集群,加快布局航空航天产业。 首批入驻星通大厦的新加坡io3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表示,强大的连通性对船舶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星通模式”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方式,通过这种合作共赢,我们聚焦船舶参数的物联网数据,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记者 李晓玲 )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星通大厦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启用,首批约20家空天技术产业企业确定入驻。基地将整合空天产业链上中下游,聚焦卫星制造、基带技术等技术,为相关应用提供更为广泛和可靠的支撑,打造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百亿级规模的空天产业发展集聚区。 空天技术是深圳市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建设全球覆盖、安全可靠、天地一体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深圳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级影响力的“卫星+”产业集群,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与“航天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启用 星通大厦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总部所在。 亚太星通是深圳发展空天技术产业集群的本土“链主”企业,“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是公司首席科学家。成立七年来,亚太星通累计完成投资约50亿元,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应用院士工作站,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建了国家航天局卫星通信系统创新中心,成立了“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分室”等。 发展卫星产业是引领下一代通信技术浪潮的要求。作为亚太地区创新能力领先的卫星运营商,亚太星通高通量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已全面建成投用,首发星“深圳星”于2020年7月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首颗为移动载体通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现已成为亚太地区承载终端数量最多的通信卫星,在网终端数量近2万台,客机约1500架。今年6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承担现场高清直播通信保障任务的卫星正是“深圳星”。亚太星通还是我国卫星商业化应用的领军企业,近五年,亚太星通基于“深圳星”已签合同总金额超过20亿元。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会长胡戈锋认为,空天产业目前处在探索和孵化阶段,发展的核心在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深圳聚集了大量空天产业应用端企业,具有支持空天产业发展的丰厚土壤。 亚太星通总裁李杰表示,公司未来将做好产业链“连接器”“助推器”和“孵化器”,集聚一批卫星产业链重点企业,打造上游制造、中游运营、下游服务的全链条空天产业解决方案和创新产业生态,助力卫星升级换代,推动终端小型化,促进用户终端的全球推广。 深圳“激活”空天产业链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骨干优势企业,依托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打造空天技术产业创新及应用发展高地。 空天技术产业是深圳重点发展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为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深圳编制了相关规划,出台了多项重点扶持政策。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形成从卫星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应用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区依托海陆空港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空天技术产业发展,在卫星通信、航空装备、航天材料、卫星天线、无人机等领域,培育了宽带卫星运营及服务龙头企业亚太星通、航天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乾行达、多系统卫星信号模拟器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冀联合技术、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卫泰实业等,初步构建了“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高端制造、行业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产业核心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整体产值约20亿元,产业集聚度高,成为打造空天技术产业的创新高地。 2022年11月,宝安区在深圳市率先发布了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空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产业集群年营收达百亿元,空天技术产业集群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建设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今年6月,宝安区成立了空天技术产业链党委。宝安区区长王立德介绍,通过党建赋能,宝安区助力空天产业在空天信息、先进遥感、导航定位领域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增强了科技研发和应用公共服务能力。 空天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空天产业是指以空间技术为核心,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提供空间信息服务和空间应用服务的新兴产业。空天产业涵盖卫星制造、发射、运行、应用等多个环节,涉及导航、遥感、通信、科学探测等多个领域,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战略性的特点。 空天产业发展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国产化卫星通信终端的研发制造需要集成电子、通信、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于提升国家整体技术水平有巨大推动作用。 空天产业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预测,未来几十年,空天产业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经济收益,如卫星服务、航空运输等,也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如通过遥感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卫星通信促进教育和医疗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成本不断下降,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扩展。高科技企业开始加速进入航天及其应用领域,空天信息产业快速成型,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比重达到1.4%。 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磊认为,国产化降低了卫星通信终端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根据国内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化开发卫星通信终端,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我国坚持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结合,多地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抢抓发展新机遇,抢占产业新高地。深圳抓住时机,积极培育世界级空天产业集群,加快布局航空航天产业。 首批入驻星通大厦的新加坡io3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表示,强大的连通性对船舶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星通模式”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方式,通过这种合作共赢,我们聚焦船舶参数的物联网数据,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记者 李晓玲 )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