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8月30日电 (记者 吴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145万亩、修复废弃矿山2980个、77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记者30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省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和管理质效。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林华介绍说,在耕地保护体系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建立补偿激励机制,改进和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连续2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守牢了耕地红线,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安徽初步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供图
据悉,安徽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省划定耕地81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1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2943万亩、城镇开发边界1223万亩,初步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
在生态修复方面,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已修复废弃矿山2980个、治理率84.2%,共治理面积29.8万亩,探索出淮北绿金湖、马鞍山大青山等一批“以用定治”市场化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位于长江经济带(安徽段)10公里范围内的铜陵市义安区董店舒山采石厂,通过削坡卸载、客土喷播复绿等方式,总治理面积20万平方米,平整可利用土地6.67万平方米,恢复林草地10.22万平方米、坡面绿化7.5万平方米。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成为皖浙两省共同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的重要实践平台。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探索以资金、产业、人才等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单一水质补偿向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的升级,成为皖浙两省共同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的重要实践平台。
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今年4月入选中国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该工程共划分11个生态修复单元,实施修山育林、休渔养湖、修复湿地等8类措施47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51亿元,面积约7461平方千米。
近年来,淮南市探索了“沉陷地环境修复、生态资源利用、景观格局塑造、煤炭文化表达”四位一体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模式,昔日淮南市大通区九大采煤沉陷区,已成为“城市绿肺”“网红打卡地”。
下一步,安徽将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纳入“一张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努力实现在2025年之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率不低于90%……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完)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中新网合肥8月30日电 (记者 吴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145万亩、修复废弃矿山2980个、77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记者30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省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和管理质效。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林华介绍说,在耕地保护体系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建立补偿激励机制,改进和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连续2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守牢了耕地红线,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安徽初步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供图
据悉,安徽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省划定耕地81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1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2943万亩、城镇开发边界1223万亩,初步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
在生态修复方面,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已修复废弃矿山2980个、治理率84.2%,共治理面积29.8万亩,探索出淮北绿金湖、马鞍山大青山等一批“以用定治”市场化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位于长江经济带(安徽段)10公里范围内的铜陵市义安区董店舒山采石厂,通过削坡卸载、客土喷播复绿等方式,总治理面积20万平方米,平整可利用土地6.67万平方米,恢复林草地10.22万平方米、坡面绿化7.5万平方米。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成为皖浙两省共同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的重要实践平台。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探索以资金、产业、人才等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单一水质补偿向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的升级,成为皖浙两省共同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的重要实践平台。
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今年4月入选中国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该工程共划分11个生态修复单元,实施修山育林、休渔养湖、修复湿地等8类措施47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51亿元,面积约7461平方千米。
近年来,淮南市探索了“沉陷地环境修复、生态资源利用、景观格局塑造、煤炭文化表达”四位一体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模式,昔日淮南市大通区九大采煤沉陷区,已成为“城市绿肺”“网红打卡地”。
下一步,安徽将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纳入“一张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努力实现在2025年之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率不低于90%……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完)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