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万人老小区欲自拆重建,不妨视为探索样本

时间:2023-09-08来源:光明网点击量:323

  光明网评论员:这段时间,四川成都一个万人小区欲在旧址自拆自建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悉,该小区有72栋楼,3000多户,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四川省第一批商品房。但目前小区整体房屋老旧严重,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甚至部分房子已开裂。自2018年起,推动小区原址重建就成为部分小区业主极力争取的大事。目前,该小区已有99%的业主同意重建,但由于不符合城市规划等原因,重建一事目前仍处于搁置状态。

  从媒体采访的信息来看,该小区的自拆重建,当前最大阻力已从最初的业主认同度不够,变成了与城市规划等政策不符。众所周知,城市房屋的拆迁、改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巨大的成本及成本分担问题,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合规考验。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推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也是外界普遍对于该小区自拆自建的成功率不看好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很多人将该小区业主的主张视为“天方夜谭”的另一面,大家可能又隐隐企盼,这个事真能够办成。因为它的确击中了很多人的一种现实担心——辛辛苦苦一辈子买的商品房老旧后,到底该怎么办?

  应该说,这个问题在过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就中国商品房发展史而言,目前最老的商品房也就是20多年的楼龄。考虑到普遍的70年产权年限,可以说大部分业主都还没到需要考虑房屋老旧“善后”问题的时候。然而,从现状看,这个问题或许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正如该小区的情况所示,现实中不少小区由于建筑质量问题或是后期的维护不当,真正健康的使用寿命,可能远远无法匹配产权年限。从筹划买房到需要考虑房屋老旧的问题,可能是在同一代人身上就需要完整面对的,或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并且,此事还有一个棘手的难题体现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我们所习惯的,由政府主导和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的“大拆大建”模式,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这个小区的部分业主所担心的,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形势下,即便可以牺牲容积率,邀请开发商共同开发,又是否真的有企业愿意介入?或者说,真正介入了,又能否保证不烂尾?

  很显然,在当前不管是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还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将老旧商品房的“善后”和更新,再寄望于我们过去所熟知的城市整体改造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在这种背景下,能不能探寻到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模式,可能就不只是哪一个小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此事中的老旧小区,只不过是率先遇到了而已。

  因此,尽管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成都这个规模庞大的老旧小区自拆自建或许需要经历重重闯关,克服诸多的不确定性,到底能够推进到哪一步,还存在相当的变数。但它所提出的问题和方向,未尝不具有代表性和探索价值。在此意义上,或许大家都希望它能够“成”,能够为老旧小区“善后”打个样。我们也期待,各方能够共同研判、参与和提供支持,为老旧小区找到可以复制的“出路”,别浪费了它的样本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万人老小区欲自拆重建,不妨视为探索样本

时间:2023-09-08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这段时间,四川成都一个万人小区欲在旧址自拆自建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悉,该小区有72栋楼,3000多户,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四川省第一批商品房。但目前小区整体房屋老旧严重,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甚至部分房子已开裂。自2018年起,推动小区原址重建就成为部分小区业主极力争取的大事。目前,该小区已有99%的业主同意重建,但由于不符合城市规划等原因,重建一事目前仍处于搁置状态。

  从媒体采访的信息来看,该小区的自拆重建,当前最大阻力已从最初的业主认同度不够,变成了与城市规划等政策不符。众所周知,城市房屋的拆迁、改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巨大的成本及成本分担问题,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合规考验。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推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也是外界普遍对于该小区自拆自建的成功率不看好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很多人将该小区业主的主张视为“天方夜谭”的另一面,大家可能又隐隐企盼,这个事真能够办成。因为它的确击中了很多人的一种现实担心——辛辛苦苦一辈子买的商品房老旧后,到底该怎么办?

  应该说,这个问题在过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就中国商品房发展史而言,目前最老的商品房也就是20多年的楼龄。考虑到普遍的70年产权年限,可以说大部分业主都还没到需要考虑房屋老旧“善后”问题的时候。然而,从现状看,这个问题或许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正如该小区的情况所示,现实中不少小区由于建筑质量问题或是后期的维护不当,真正健康的使用寿命,可能远远无法匹配产权年限。从筹划买房到需要考虑房屋老旧的问题,可能是在同一代人身上就需要完整面对的,或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并且,此事还有一个棘手的难题体现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我们所习惯的,由政府主导和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的“大拆大建”模式,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这个小区的部分业主所担心的,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形势下,即便可以牺牲容积率,邀请开发商共同开发,又是否真的有企业愿意介入?或者说,真正介入了,又能否保证不烂尾?

  很显然,在当前不管是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还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将老旧商品房的“善后”和更新,再寄望于我们过去所熟知的城市整体改造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在这种背景下,能不能探寻到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模式,可能就不只是哪一个小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此事中的老旧小区,只不过是率先遇到了而已。

  因此,尽管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成都这个规模庞大的老旧小区自拆自建或许需要经历重重闯关,克服诸多的不确定性,到底能够推进到哪一步,还存在相当的变数。但它所提出的问题和方向,未尝不具有代表性和探索价值。在此意义上,或许大家都希望它能够“成”,能够为老旧小区“善后”打个样。我们也期待,各方能够共同研判、参与和提供支持,为老旧小区找到可以复制的“出路”,别浪费了它的样本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