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文旅”产业,打造野外露营、特色民宿、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夜间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图为游客在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露营基地休闲游玩。李桂东摄(人民图片)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优化夜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夜经济产品供给,探索以“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的模式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图为游客在海港区秦皇小巷内游玩。曹建雄摄(人民图片)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草原推出夜游项目,游客在此可以欣赏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打卡万人篝火晚会、观看大型音乐烟花秀、参加泰式泼水狂欢、乘网红小火车夜游草原。图为游客在泼水节上狂欢。徐仁杰摄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联动休闲、观光、美食和购物资源,在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形成一批夜间经济精品项目,丰富市民游客的夜生活。图为游船从秦淮河上驶过。新华社记者 李 博摄
近日,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论坛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旨在更好地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发挥夜间旅游创新案例和标杆项目引领作用。期间发布了《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2023夜间经济创新十企和2023夜间经济创新案例。
1.夜间消费全面恢复
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报告》指出,夜间消费需求已全面恢复。夜间经济市场基础稳固,大众夜间出游意愿达到95%。今年前8个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组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中,今年前8个月,夜间游客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游客量占全国夜间游客总量的21.4%。
据统计,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和夜间消费占比均已超2019年。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所增加。
夜游产品需求有增量。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夜游产品销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92%,登高观夜景、夜间光影秀、游船游轮、街景夜游、演艺演出、美食酒吧、博物馆夜游等夜游新玩法受到广大游客喜爱。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预订夜游产品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
景区依然是夜游的主要场景,《报告》指出,2023年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为56.74%,是2020年的2倍多。文化场馆夜游的常态化需求已经凸显。2023年“5·18”博物馆日,有1/3的一级博物馆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报告》预测,今年全国夜游市场规模将达1.57万亿元。
2.消费场景持续丰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夜间休闲和消费活动古已有之,而正式导入夜间旅游、夜间经济的概念,并形成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实践不过近5年时间。
5年来,夜间旅游从理论探索到政策实施,再到夜间休闲的市场实践,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社会实践的创新过程。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开始被唤醒、被满足、被创造。18时至22时被称为夜间经济的“黄金四小时”。以住宿地点为圆心,周边6公里的街区、商圈和文博场馆被称为“白银六公里”。夜间消费场景持续丰富,除了KTV、餐饮、购物,还涌现出沉浸式演艺、剧本秀、光影秀、音乐节、汉服游园等新的体验项目。
5年来,从城市、街区、商圈,到农村、景区、度假区,已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空间。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达243个。
《报告》指出,5年来,夜游以夜间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提振地方消费的主要阵地。
3.空间广阔未来可期
富有文化内涵的夜游产品叫好又叫座。《报告》指出,美食夜市、文化餐厅、音乐节会、夜间游船画舫、夜间艺术节增多是2023年夜游产品体验的显著特征。街区商圈、城市夜景、文博艺术场所、景区度假区等是游客认为2023年夜间休闲创新较多的领域。
夜间经济未来可期。戴斌认为,未来的夜间旅游要满足广大游客和城乡居民的新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和娱乐演出,还有购物、观景、赏剧、夜读和社交等需求,既需要高品质的物质满足,也需要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建议各地应着力培育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夜游产业体系,打造一批辐射带动性强的地标性项目和现象级产品。
(记者 赵 珊)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文旅”产业,打造野外露营、特色民宿、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夜间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图为游客在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露营基地休闲游玩。李桂东摄(人民图片)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优化夜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夜经济产品供给,探索以“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的模式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图为游客在海港区秦皇小巷内游玩。曹建雄摄(人民图片)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草原推出夜游项目,游客在此可以欣赏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打卡万人篝火晚会、观看大型音乐烟花秀、参加泰式泼水狂欢、乘网红小火车夜游草原。图为游客在泼水节上狂欢。徐仁杰摄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联动休闲、观光、美食和购物资源,在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形成一批夜间经济精品项目,丰富市民游客的夜生活。图为游船从秦淮河上驶过。新华社记者 李 博摄
近日,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论坛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旨在更好地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发挥夜间旅游创新案例和标杆项目引领作用。期间发布了《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2023夜间经济创新十企和2023夜间经济创新案例。
1.夜间消费全面恢复
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报告》指出,夜间消费需求已全面恢复。夜间经济市场基础稳固,大众夜间出游意愿达到95%。今年前8个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组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中,今年前8个月,夜间游客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游客量占全国夜间游客总量的21.4%。
据统计,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和夜间消费占比均已超2019年。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所增加。
夜游产品需求有增量。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夜游产品销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92%,登高观夜景、夜间光影秀、游船游轮、街景夜游、演艺演出、美食酒吧、博物馆夜游等夜游新玩法受到广大游客喜爱。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预订夜游产品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
景区依然是夜游的主要场景,《报告》指出,2023年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为56.74%,是2020年的2倍多。文化场馆夜游的常态化需求已经凸显。2023年“5·18”博物馆日,有1/3的一级博物馆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报告》预测,今年全国夜游市场规模将达1.57万亿元。
2.消费场景持续丰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夜间休闲和消费活动古已有之,而正式导入夜间旅游、夜间经济的概念,并形成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实践不过近5年时间。
5年来,夜间旅游从理论探索到政策实施,再到夜间休闲的市场实践,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社会实践的创新过程。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开始被唤醒、被满足、被创造。18时至22时被称为夜间经济的“黄金四小时”。以住宿地点为圆心,周边6公里的街区、商圈和文博场馆被称为“白银六公里”。夜间消费场景持续丰富,除了KTV、餐饮、购物,还涌现出沉浸式演艺、剧本秀、光影秀、音乐节、汉服游园等新的体验项目。
5年来,从城市、街区、商圈,到农村、景区、度假区,已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空间。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达243个。
《报告》指出,5年来,夜游以夜间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提振地方消费的主要阵地。
3.空间广阔未来可期
富有文化内涵的夜游产品叫好又叫座。《报告》指出,美食夜市、文化餐厅、音乐节会、夜间游船画舫、夜间艺术节增多是2023年夜游产品体验的显著特征。街区商圈、城市夜景、文博艺术场所、景区度假区等是游客认为2023年夜间休闲创新较多的领域。
夜间经济未来可期。戴斌认为,未来的夜间旅游要满足广大游客和城乡居民的新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和娱乐演出,还有购物、观景、赏剧、夜读和社交等需求,既需要高品质的物质满足,也需要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建议各地应着力培育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夜游产业体系,打造一批辐射带动性强的地标性项目和现象级产品。
(记者 赵 珊)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