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有望重建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 上海科学家合作研发新一代人工光感受器

时间:2023-12-01来源:科技日报点击量:290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姜春晖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袁源智团队合作,针对如何有效重建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一重大难题,成功利用氧化钛纳米线阵列人工光感受器在失明小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上实现视觉功能修复。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表。 

论文发表。采访对象供图

团队将研发的人工光感受器植入盲小鼠眼底后,小鼠能准确识别低光强发光物体的位置。视动反应测试结果显示,植入人工光感受器后,盲小鼠的空间分辨率已接近正常小鼠水平。

此后,团队在猕猴眼内实施人工光感受器的植入手术,植入54周内,人工光感受器能保持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人工视网膜植入区域的光点刺激能成功诱发猕猴视觉诱导的眼跳行为。

人工光感受器植入实验示意。采访对象供图

“这种贴合人工光感受器的离体盲小鼠视网膜具有77.5微米的空间分辨率和3.92 赫兹的时间分辨率。”该论文通讯作者张嘉漪表示,“证明该人工光感受器有望用于恢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姜春晖指出,这将对于临床上的一大类疾病有重要意义,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光感受器退行性疾病伴随光感受器不可逆的死亡,最终导致患者完全失明,这些患者有望在将来获益于这一项具有独创性的“纳米人工光感受器”,基于该成果的临床试验也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稳步推进中。


编辑:靳润之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有望重建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 上海科学家合作研发新一代人工光感受器

时间:2023-12-01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姜春晖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袁源智团队合作,针对如何有效重建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一重大难题,成功利用氧化钛纳米线阵列人工光感受器在失明小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上实现视觉功能修复。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表。 

论文发表。采访对象供图

团队将研发的人工光感受器植入盲小鼠眼底后,小鼠能准确识别低光强发光物体的位置。视动反应测试结果显示,植入人工光感受器后,盲小鼠的空间分辨率已接近正常小鼠水平。

此后,团队在猕猴眼内实施人工光感受器的植入手术,植入54周内,人工光感受器能保持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人工视网膜植入区域的光点刺激能成功诱发猕猴视觉诱导的眼跳行为。

人工光感受器植入实验示意。采访对象供图

“这种贴合人工光感受器的离体盲小鼠视网膜具有77.5微米的空间分辨率和3.92 赫兹的时间分辨率。”该论文通讯作者张嘉漪表示,“证明该人工光感受器有望用于恢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姜春晖指出,这将对于临床上的一大类疾病有重要意义,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光感受器退行性疾病伴随光感受器不可逆的死亡,最终导致患者完全失明,这些患者有望在将来获益于这一项具有独创性的“纳米人工光感受器”,基于该成果的临床试验也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稳步推进中。


编辑:靳润之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