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的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半小时经济圈。双阳区历史悠久,其名称来源于境内的双阳河。双阳河满语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为“出万”“刷烟”等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300多年前这里就有梅花鹿人工驯养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梅花鹿之乡。这里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区)。
“双阳梅花鹿”荣获2023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双阳区聚焦补齐县域经济短板,突出特色优势,加速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奋力争当长春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随着2024年新年临近,长春地区已经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双阳区,这个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情依然不减,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粮食产能稳中有升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双阳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奋力争当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这一年,双阳区被推荐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成功承办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乡村振兴工作做法在市委办公厅《综合信息》(第337期)专题刊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恩惠同志作重要批示。曙光村乡村游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一是深入落实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任务,坚决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2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2万亩,薯类杂粮杂豆等1.2万亩,大豆播种面积2.3万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2万亩播种任务。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较去年18亿斤增幅达到11%,粮食生产好于历史水平。
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54.63万亩,实施“深翻+增施有机肥”作业3.2万亩,秸秆离田作业89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1%。
二是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全面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效。这一年区里整合衔接资金5155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48个。脱贫(监测)人口实现就业779人,改造农村危房14户,245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区2468户4531名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同比增长40%,实现稳定增收任务目标。
三是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大米加工厂智能化改造、10万吨大米全产业链项目一期、鹿业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区梅花鹿养殖量达到37万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百栋棚膜、千垧良田、万头养殖),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别发展到48家、13家。集中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小石村、张家村等数字村,持续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四是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坚持全域化推进、全景化提升,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创建。瞄准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利用、道路提升改造、绿化美化提标和干净人家创建“六项任务”。大力度实施基础达标、示范村建设、示范镇打造、精品示范带创建“四大工程”。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新建任务2000户、问题水厕整改2000户,评选“干净人家”10000户。扎实开展15个“千村示范”村、4个“百村提升”村创建,实施土柳路村屯提升项目,高标准打造奢岭草莓园区—尹家—黑鱼—长泡—曙光村乡村振兴现场会示范带。接续打造双营乡、齐家镇示范镇2个。双阳区农村垃圾治理“村企合作”“五主”模式赢得上级组织与兄弟县市的认可和好评。
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双阳区持续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做强特色农业。坚决扛起全省梅花鹿产业发展核心区责任担当,科学编制《吉林省双阳国际梅花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坚持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加快建设梅花鹿“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特色文化”五大基地,鹿只存栏、鹿茸单产、鹿茸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额始终居全国各县(市)区首位。鹿乡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与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国信现代农业
做活休闲农业。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注重农文旅融合,集中打造休闲康养、生态观光、特色体验、农耕研学等乡村旅游黄金线。农民丰收季、温泉草莓节、端午龙舟赛等系列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引爆市场。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国信现代农业园、曙光朝鲜族民俗村开辟农业发展新赛道,双阳正朝着“长春微度假首选地、吉林新周末样板地”大踏步迈进。
做大精品农业。全速推进鹿业、果蔬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百栋棚膜、千垧良田、万头养殖“百千万”工程,鲜食玉米、预制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奢岭草莓、双营香瓜、黑鱼葡萄等优质品牌远近闻名,富硒米、生态肉、食用菌等特色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十礼八乡”提质塑品牌行动促进农业赋能增效。双阳区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正成为长春的粮仓肉库、中央厨房。
做优数字农业。加快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与全省首家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建设,持续升级“双阳农云”平台,注册应用“吉农码”1.7万人(户),国信农业、瑞禾农业、欣铭农业被认定为全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奢爱良蔬、博文鹿业等数字化应用典型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太平镇小石村成为全省数字村建设典型,以梅花鹿副产品为主打的电商经济火爆出圈。
坚守“两条底线”
推进“两个创建”
2024年是长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双阳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之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与省市区委农村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同步发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在长春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开创“三力双阳”建设新局面提供“三农”支撑。具体目标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为引领,坚守“两条底线”,推进“两个创建”,实施“六大行动”,构建农业农村全面振兴新突破新格局。
坚守“两条底线”,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定位,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落实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着力夯基础、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持续抓好黑土地保护,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广保护性耕作5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增量,有序退出存量。2024年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5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8亿斤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稳中求进,聚焦“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这一工作主线,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质量水平。在持续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基础上,统筹投入各级衔接资金5000万元,用于巩固、衔接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加工,以及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建立完善与脱贫户、监测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谋划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1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3个。严格落实省内外务工交通补助政策,开发临时性乡村公益岗位不低于400个,实现脱贫人口就业800人以上。全区脱贫人口2024年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7500元以上,增速超过18%。
推进“两个创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方面提质增效,争先晋位。
双阳区街景
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区)。聚焦聚力“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双阳样板”。围绕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建设、梅花鹿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加快打造具有双阳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接续打造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以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宣传中央文化思想以及“三农”工作新政策和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现代农业英才计划,纵深推进“三乡工程”,持续培育高素质农民。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村集体经济超30万元村达到60%以上。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双阳区梅花鹿产业发展规划》《双阳区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1225”“四级联创”工程(即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5个以上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政策、资源、人才等要素,加强园区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加快梅花鹿、果蔬、绿色水稻等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点推进佳盛麟万头种鹿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博文鹿业鹿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等项目开工。推动现有产业园提质增效、晋档升级,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经济圈”,助推全区乡村振兴发展。重点是积极与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全力争创国家级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包装梅花鹿产业项目,新入库项目5个以上,力争落位超3000万元项目2个以上,年新增市级以上鹿业龙头企业1个,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全产业链产值达到90亿元。
在新的一年实施“六大行动”。实施产业振兴提质行动。延链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加快建设梅花鹿“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特色文化”五大基地,全区梅花鹿养殖突破42万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扩模发展精品农业,全面落实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未来农业先行示范区、果木子农旅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十礼八乡”农产品提品质塑品牌行动,创建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以上、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4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个以上,全区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多元发展休闲农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力争推进中国(吉林)未来农业先行示范区项目、果木子绿色生态休闲农旅示范基地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打造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曙光民俗村、小红帽草莓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示范发展数字农业。深化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奢爱良蔬、博文鹿业等数字化应用典型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到5个以上,数字村发展到3个以上,实现“云·码·村·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
齐家镇曙光村实现精彩蝶变
实施乡村建设提标行动。聚焦“百村示范、千村美丽”创建“九有六无”标准和“五个全覆盖”要求,细化政策、强化配套、优化服务,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迈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重点谋划创建实施全区6个乡镇街、30个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提升改造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千村美丽”村15个、“百村示范”村4个、吉乡农创园1个。坚持“巩固+创建+谋划”,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实现新突破。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全域推广“五主”人居环境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村庄清洁专项攻坚,有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计划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000户、问题水厕整改2000户,打造“干净人家”10000户以上。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向乡村延伸。
实施基层治理提效行动。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县区成果,持续深化“1+3+X”基层治理模式,努力建设和美乡村。突出政治引领。系统推进“1331”治理体系建设,“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突出法治保障。围绕平安双阳建设,创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机制创新、功能拓展、效能提升等方面做足文章。
实施改革赋能提速行动。用好用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激活土地、激活资产、激活资本、激活主体,深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总结推广曙光村集中改造利用、小石村集体租赁经营、柳树村集体与农户联营等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新模式,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释放土地红利。2024年起,第二轮土地承包就要陆续到期,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稳定、顺利实现延包。提升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清收成效,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监督,规范三资管理。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联农带户。巩固扩大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建设成果,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500家以上。
实施执法监管提升行动。按照规范化、秩序化、公平化目标,全力保障种、药、肥等放心农资供应,营造法治、公平、规范的农资市场环境。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保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零事故”成果。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将农机、渔政、消防应急演练延伸到涉农企业和大户。加大对农业生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培训、送检下乡、送考下乡等形式,不断提升农机年检率、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年检农机车辆1000台,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4期,驾驶证考试4期。
实施党建引领提能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三力双阳”建设融入服务长春全面振兴大局,努力在东北振兴、吉林振兴、长春振兴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文/图: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记者王也/双阳区委宣传部)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吉林省长春市的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半小时经济圈。双阳区历史悠久,其名称来源于境内的双阳河。双阳河满语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为“出万”“刷烟”等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300多年前这里就有梅花鹿人工驯养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梅花鹿之乡。这里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区)。
“双阳梅花鹿”荣获2023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双阳区聚焦补齐县域经济短板,突出特色优势,加速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奋力争当长春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随着2024年新年临近,长春地区已经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双阳区,这个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情依然不减,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粮食产能稳中有升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双阳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奋力争当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这一年,双阳区被推荐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成功承办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乡村振兴工作做法在市委办公厅《综合信息》(第337期)专题刊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恩惠同志作重要批示。曙光村乡村游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一是深入落实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任务,坚决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2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2万亩,薯类杂粮杂豆等1.2万亩,大豆播种面积2.3万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2万亩播种任务。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较去年18亿斤增幅达到11%,粮食生产好于历史水平。
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54.63万亩,实施“深翻+增施有机肥”作业3.2万亩,秸秆离田作业89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1%。
二是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全面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效。这一年区里整合衔接资金5155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48个。脱贫(监测)人口实现就业779人,改造农村危房14户,245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区2468户4531名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同比增长40%,实现稳定增收任务目标。
三是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大米加工厂智能化改造、10万吨大米全产业链项目一期、鹿业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区梅花鹿养殖量达到37万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百栋棚膜、千垧良田、万头养殖),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别发展到48家、13家。集中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小石村、张家村等数字村,持续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四是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坚持全域化推进、全景化提升,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创建。瞄准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利用、道路提升改造、绿化美化提标和干净人家创建“六项任务”。大力度实施基础达标、示范村建设、示范镇打造、精品示范带创建“四大工程”。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新建任务2000户、问题水厕整改2000户,评选“干净人家”10000户。扎实开展15个“千村示范”村、4个“百村提升”村创建,实施土柳路村屯提升项目,高标准打造奢岭草莓园区—尹家—黑鱼—长泡—曙光村乡村振兴现场会示范带。接续打造双营乡、齐家镇示范镇2个。双阳区农村垃圾治理“村企合作”“五主”模式赢得上级组织与兄弟县市的认可和好评。
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双阳区持续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做强特色农业。坚决扛起全省梅花鹿产业发展核心区责任担当,科学编制《吉林省双阳国际梅花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坚持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加快建设梅花鹿“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特色文化”五大基地,鹿只存栏、鹿茸单产、鹿茸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额始终居全国各县(市)区首位。鹿乡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与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国信现代农业
做活休闲农业。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注重农文旅融合,集中打造休闲康养、生态观光、特色体验、农耕研学等乡村旅游黄金线。农民丰收季、温泉草莓节、端午龙舟赛等系列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引爆市场。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国信现代农业园、曙光朝鲜族民俗村开辟农业发展新赛道,双阳正朝着“长春微度假首选地、吉林新周末样板地”大踏步迈进。
做大精品农业。全速推进鹿业、果蔬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百栋棚膜、千垧良田、万头养殖“百千万”工程,鲜食玉米、预制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奢岭草莓、双营香瓜、黑鱼葡萄等优质品牌远近闻名,富硒米、生态肉、食用菌等特色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十礼八乡”提质塑品牌行动促进农业赋能增效。双阳区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正成为长春的粮仓肉库、中央厨房。
做优数字农业。加快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与全省首家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建设,持续升级“双阳农云”平台,注册应用“吉农码”1.7万人(户),国信农业、瑞禾农业、欣铭农业被认定为全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奢爱良蔬、博文鹿业等数字化应用典型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太平镇小石村成为全省数字村建设典型,以梅花鹿副产品为主打的电商经济火爆出圈。
坚守“两条底线”
推进“两个创建”
2024年是长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双阳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之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与省市区委农村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同步发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在长春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开创“三力双阳”建设新局面提供“三农”支撑。具体目标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为引领,坚守“两条底线”,推进“两个创建”,实施“六大行动”,构建农业农村全面振兴新突破新格局。
坚守“两条底线”,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定位,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落实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着力夯基础、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持续抓好黑土地保护,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广保护性耕作5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增量,有序退出存量。2024年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5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8亿斤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稳中求进,聚焦“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这一工作主线,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质量水平。在持续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基础上,统筹投入各级衔接资金5000万元,用于巩固、衔接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加工,以及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建立完善与脱贫户、监测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谋划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1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3个。严格落实省内外务工交通补助政策,开发临时性乡村公益岗位不低于400个,实现脱贫人口就业800人以上。全区脱贫人口2024年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7500元以上,增速超过18%。
推进“两个创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方面提质增效,争先晋位。
双阳区街景
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区)。聚焦聚力“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双阳样板”。围绕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建设、梅花鹿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加快打造具有双阳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接续打造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以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宣传中央文化思想以及“三农”工作新政策和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现代农业英才计划,纵深推进“三乡工程”,持续培育高素质农民。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村集体经济超30万元村达到60%以上。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双阳区梅花鹿产业发展规划》《双阳区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1225”“四级联创”工程(即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5个以上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政策、资源、人才等要素,加强园区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加快梅花鹿、果蔬、绿色水稻等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点推进佳盛麟万头种鹿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博文鹿业鹿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等项目开工。推动现有产业园提质增效、晋档升级,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经济圈”,助推全区乡村振兴发展。重点是积极与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全力争创国家级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包装梅花鹿产业项目,新入库项目5个以上,力争落位超3000万元项目2个以上,年新增市级以上鹿业龙头企业1个,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全产业链产值达到90亿元。
在新的一年实施“六大行动”。实施产业振兴提质行动。延链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加快建设梅花鹿“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特色文化”五大基地,全区梅花鹿养殖突破42万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扩模发展精品农业,全面落实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未来农业先行示范区、果木子农旅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十礼八乡”农产品提品质塑品牌行动,创建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以上、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4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个以上,全区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多元发展休闲农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力争推进中国(吉林)未来农业先行示范区项目、果木子绿色生态休闲农旅示范基地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打造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曙光民俗村、小红帽草莓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示范发展数字农业。深化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奢爱良蔬、博文鹿业等数字化应用典型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到5个以上,数字村发展到3个以上,实现“云·码·村·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
齐家镇曙光村实现精彩蝶变
实施乡村建设提标行动。聚焦“百村示范、千村美丽”创建“九有六无”标准和“五个全覆盖”要求,细化政策、强化配套、优化服务,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迈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重点谋划创建实施全区6个乡镇街、30个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提升改造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千村美丽”村15个、“百村示范”村4个、吉乡农创园1个。坚持“巩固+创建+谋划”,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实现新突破。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全域推广“五主”人居环境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村庄清洁专项攻坚,有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计划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000户、问题水厕整改2000户,打造“干净人家”10000户以上。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向乡村延伸。
实施基层治理提效行动。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县区成果,持续深化“1+3+X”基层治理模式,努力建设和美乡村。突出政治引领。系统推进“1331”治理体系建设,“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突出法治保障。围绕平安双阳建设,创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机制创新、功能拓展、效能提升等方面做足文章。
实施改革赋能提速行动。用好用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激活土地、激活资产、激活资本、激活主体,深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总结推广曙光村集中改造利用、小石村集体租赁经营、柳树村集体与农户联营等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新模式,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释放土地红利。2024年起,第二轮土地承包就要陆续到期,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稳定、顺利实现延包。提升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清收成效,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监督,规范三资管理。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联农带户。巩固扩大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建设成果,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500家以上。
实施执法监管提升行动。按照规范化、秩序化、公平化目标,全力保障种、药、肥等放心农资供应,营造法治、公平、规范的农资市场环境。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保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零事故”成果。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将农机、渔政、消防应急演练延伸到涉农企业和大户。加大对农业生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培训、送检下乡、送考下乡等形式,不断提升农机年检率、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年检农机车辆1000台,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4期,驾驶证考试4期。
实施党建引领提能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三力双阳”建设融入服务长春全面振兴大局,努力在东北振兴、吉林振兴、长春振兴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文/图: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记者王也/双阳区委宣传部)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