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关于读书,一些有趣的观点

时间:2024-04-22来源:光明网点击量:222

  光明网评论员:世界读书日再次到来,各类读书会、读书节、主题读书季信息遍布网络。在线上生活包覆一切、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背景下,知识和信息完全有高效能的获取方式,“劝读”已不再是一件易事。为何读书,又为何要看看印刷字?这里有一些有趣的观点,看看是否能“撬动”你。

  为了“真实”。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时代》一书中写道,我们常说的“轶闻”(anecdote)一词,用来表示某事并不一定是“真相”或“事实”,本来源于希腊语,原词的意思是“未被刊印(unpublished)之物”。也就是说,如果它没有被刊印和书写下来,一个事情的权威性就消失了,人类的经验不能认为它是“真实的”,不能认为它是“事实”。

  为了“隽永”。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一书中认为,百科全书承载“真实而重要的事件”,它需要发表的信息具有持久的适应性。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必须判断,昨天的一件事十年后是否对广大的读者还意义隽永。在隽永和不可更改的意义上,印刷媒介与镌刻在金字塔上的象形文字没有什么区别。

  同样关于“隽永”,与此相关的一个观点是,韩秉哲在《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一书中提醒,“(数字媒体)扭曲了以时间上的广度和远见为基础的行为模式,因为它所促进的恰是短暂和浅陋,并且会隐没事物中长久和缓慢的部分。”“人们因此而懈怠了以复杂的方式思考的能力。”

  为了“社交”。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抛出疑问,传统意义上,媒介需要担负起树立认同、为社会中的新老群体表达需求并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职责,但与传统报业为社会凝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同,“互联网正在起到个体分化的作用”。

  但汤姆•斯丹迪奇认为不必对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大惊小怪,恰恰因为其社交的本质在印刷时代已经存在。他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介》一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由印刷方式组成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言下之意,这些社交经验都可以从书中获得。

  为了“体验历史”。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深夜里的图书馆》一书中将图书馆形容为一种时间的迷宫,意指这是人具身化进入历史感的简便方式之一,“书籍所以汇聚到一起,出于很多原因,比如收藏者的怪念头、某个社群的符号、经历战争与岁月,因为疏忽、关心、存在下去与否难以估计,因为收破烂行业机缘巧合挑选到。而且可能要经过几世纪,这些物以类聚的书籍才会逐渐形成一个可资识别的藏书。”

  为了“丰富人生”。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在《奇云:媒介即存有》提出,“书是什么”的问题,就类似于“心灵是什么”的问题。“一本书是一个身体、一只动物、一个鬼魂、一个人、一件艺术品、一段音乐、一些食物、一次天启、一件地上文物、一个挡门物、简历上的一个分割线符号、一部作品、一本畅销书、一种炫耀手段、一件礼物、一部生活指南、一堆助燃物、一个避免他人的理由、一张版权支票、一个盗版对象、一个顺手工具、一个语料库、一张离婚证明、一件证据、一件在背包中放了整个学期最终被转卖的东西(教材)、一个异国他乡。”

  而谷歌,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书籍和语言的方式——将他们都视为网络。”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关于读书,一些有趣的观点

时间:2024-04-22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世界读书日再次到来,各类读书会、读书节、主题读书季信息遍布网络。在线上生活包覆一切、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背景下,知识和信息完全有高效能的获取方式,“劝读”已不再是一件易事。为何读书,又为何要看看印刷字?这里有一些有趣的观点,看看是否能“撬动”你。

  为了“真实”。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时代》一书中写道,我们常说的“轶闻”(anecdote)一词,用来表示某事并不一定是“真相”或“事实”,本来源于希腊语,原词的意思是“未被刊印(unpublished)之物”。也就是说,如果它没有被刊印和书写下来,一个事情的权威性就消失了,人类的经验不能认为它是“真实的”,不能认为它是“事实”。

  为了“隽永”。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一书中认为,百科全书承载“真实而重要的事件”,它需要发表的信息具有持久的适应性。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必须判断,昨天的一件事十年后是否对广大的读者还意义隽永。在隽永和不可更改的意义上,印刷媒介与镌刻在金字塔上的象形文字没有什么区别。

  同样关于“隽永”,与此相关的一个观点是,韩秉哲在《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一书中提醒,“(数字媒体)扭曲了以时间上的广度和远见为基础的行为模式,因为它所促进的恰是短暂和浅陋,并且会隐没事物中长久和缓慢的部分。”“人们因此而懈怠了以复杂的方式思考的能力。”

  为了“社交”。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抛出疑问,传统意义上,媒介需要担负起树立认同、为社会中的新老群体表达需求并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职责,但与传统报业为社会凝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同,“互联网正在起到个体分化的作用”。

  但汤姆•斯丹迪奇认为不必对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大惊小怪,恰恰因为其社交的本质在印刷时代已经存在。他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介》一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由印刷方式组成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言下之意,这些社交经验都可以从书中获得。

  为了“体验历史”。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深夜里的图书馆》一书中将图书馆形容为一种时间的迷宫,意指这是人具身化进入历史感的简便方式之一,“书籍所以汇聚到一起,出于很多原因,比如收藏者的怪念头、某个社群的符号、经历战争与岁月,因为疏忽、关心、存在下去与否难以估计,因为收破烂行业机缘巧合挑选到。而且可能要经过几世纪,这些物以类聚的书籍才会逐渐形成一个可资识别的藏书。”

  为了“丰富人生”。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在《奇云:媒介即存有》提出,“书是什么”的问题,就类似于“心灵是什么”的问题。“一本书是一个身体、一只动物、一个鬼魂、一个人、一件艺术品、一段音乐、一些食物、一次天启、一件地上文物、一个挡门物、简历上的一个分割线符号、一部作品、一本畅销书、一种炫耀手段、一件礼物、一部生活指南、一堆助燃物、一个避免他人的理由、一张版权支票、一个盗版对象、一个顺手工具、一个语料库、一张离婚证明、一件证据、一件在背包中放了整个学期最终被转卖的东西(教材)、一个异国他乡。”

  而谷歌,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书籍和语言的方式——将他们都视为网络。”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