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又到一年毕业季。近日,国内某高校教授发文直陈其指导的博士论文遭遇“恶意评审”,这个火药味十足的话题很快搅动了舆论场。
在这篇公开声讨的文章中,该教授不厌其烦地对匿名评审给出的多条意见逐一进行了反驳,并认为“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恶意评审”是否成立,还有待第三方调查。据报道,上述文章所反映的问题,“学校有申诉机制,因为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学院已经介入并先向学校反映了这一情况。”
目前,申诉结果尚未可知。不过显然,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并未随着学校申诉机制的启动而消退。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高校教师顺着已经扔出的“探路石子”,分享自己指导的论文遭遇“莫名其妙”匿名评审的经历,如评审意见过于粗疏,对同一篇论文不同评审者给出的评价反差过大等等,讨论也逐渐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如何减少毕业论文匿名评审的“误伤”?
有必要先来科普一下何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匿名评审,也即盲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在经过初审、再审和终审后,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前,将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等信息隐去后,提交到相应的系统或平台,一般会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等分配至至少同学科和专业的评审专家进行审核,一般会有不少于2位评审专家对同一篇论文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对于被评审人也即论文作者来说,评审专家也是保持匿名的,因此该项制度被称作“双盲”。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双向匿名评审已全覆盖,且成“规定动作”。
匿名评审在隐去评审者和被评者个人信息的同时,也一并将可能的关系网络、人情因素的干扰屏蔽了,让评审专注在论文的质量上。这种严格和客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传导,对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博士生培养质量都大有裨益,也有助于营造敬畏学术的文化氛围。按照不少学校的规定,如果匿名评审审议情况不佳,学生将可能面临延毕、不授学位等结果,对于苦读十几载的学生来说,哪一个都不是能轻松承受的。而且这块“疤痕”在其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中,也会一直隐隐作痛。“兹事体大”也决定了盲审一定不能是瞎审。
但就多方分享来看,不负责任的匿名评审确实存在。如果进一步来划分的话,一种不负责任是主观的,个别评阅人敷衍了事,可能都没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评审就轻率下结论;另一种不负责任则多少带有点“被动”意味,一些论文的研究方向并未完全落在评阅人的专业“射程”内,自然也瞄不太准。为了不给自己“挖坑”,一些老师甚至奉劝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新性被扼杀的担忧也由此而生。
减少匿名评审的“误判”乃至“错杀”,并非新话题,不少“局中人”开出的药方也很对症。比如,优化匹配条件、细化“颗粒度”确保所托的评阅人“合适”;再比如,建立评审专家的信用档案,并定期进行追踪评价,引导其敬畏手中的评价权;又比如,完善学生申诉机制,降低相应的门槛,为学生提供权利救济的渠道,保障自身权益。希望这些“好声音”能更多更快落地,推动完善匿名评审相关制度,更好实现制度初衷。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光明网评论员:又到一年毕业季。近日,国内某高校教授发文直陈其指导的博士论文遭遇“恶意评审”,这个火药味十足的话题很快搅动了舆论场。
在这篇公开声讨的文章中,该教授不厌其烦地对匿名评审给出的多条意见逐一进行了反驳,并认为“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恶意评审”是否成立,还有待第三方调查。据报道,上述文章所反映的问题,“学校有申诉机制,因为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学院已经介入并先向学校反映了这一情况。”
目前,申诉结果尚未可知。不过显然,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并未随着学校申诉机制的启动而消退。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高校教师顺着已经扔出的“探路石子”,分享自己指导的论文遭遇“莫名其妙”匿名评审的经历,如评审意见过于粗疏,对同一篇论文不同评审者给出的评价反差过大等等,讨论也逐渐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如何减少毕业论文匿名评审的“误伤”?
有必要先来科普一下何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匿名评审,也即盲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在经过初审、再审和终审后,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前,将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等信息隐去后,提交到相应的系统或平台,一般会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等分配至至少同学科和专业的评审专家进行审核,一般会有不少于2位评审专家对同一篇论文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对于被评审人也即论文作者来说,评审专家也是保持匿名的,因此该项制度被称作“双盲”。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双向匿名评审已全覆盖,且成“规定动作”。
匿名评审在隐去评审者和被评者个人信息的同时,也一并将可能的关系网络、人情因素的干扰屏蔽了,让评审专注在论文的质量上。这种严格和客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传导,对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博士生培养质量都大有裨益,也有助于营造敬畏学术的文化氛围。按照不少学校的规定,如果匿名评审审议情况不佳,学生将可能面临延毕、不授学位等结果,对于苦读十几载的学生来说,哪一个都不是能轻松承受的。而且这块“疤痕”在其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中,也会一直隐隐作痛。“兹事体大”也决定了盲审一定不能是瞎审。
但就多方分享来看,不负责任的匿名评审确实存在。如果进一步来划分的话,一种不负责任是主观的,个别评阅人敷衍了事,可能都没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评审就轻率下结论;另一种不负责任则多少带有点“被动”意味,一些论文的研究方向并未完全落在评阅人的专业“射程”内,自然也瞄不太准。为了不给自己“挖坑”,一些老师甚至奉劝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新性被扼杀的担忧也由此而生。
减少匿名评审的“误判”乃至“错杀”,并非新话题,不少“局中人”开出的药方也很对症。比如,优化匹配条件、细化“颗粒度”确保所托的评阅人“合适”;再比如,建立评审专家的信用档案,并定期进行追踪评价,引导其敬畏手中的评价权;又比如,完善学生申诉机制,降低相应的门槛,为学生提供权利救济的渠道,保障自身权益。希望这些“好声音”能更多更快落地,推动完善匿名评审相关制度,更好实现制度初衷。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