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抢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利用“以工代赈”激发发展动能,探索“森林+”模式,实现群众的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工代赈铺就增收致富路
以工代赈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参与式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助力奉节县冯坪乡群众实现稳定增收,2021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投入专项资金在冯坪乡南津村开展以工代赈示范工程。
“南津村既无支柱产业,也非特色景区,项目落地以前,村内年轻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剩余劳动力则以在家务农为主,家庭年收入常年并不稳定。”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田勇表示,该项目涉及中林地赎买的村民有256户,赎买费用2771300元,每户平均增收10000余元。同时,涉及南津村土地流转587亩,涉及农户187户,每亩每年流转费用400元,流转期限为30年。
“项目在建设中还能够吸纳村内群众务工,目前常用务工群众75人,人均每月增收超过3000元。”田勇介绍说。
现年58岁的南津村3社村民郑现章,一家9口人,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常年在外务工,老夫妻二人在家照顾三个孙子。从去年9月以工代赈项目入驻以来,他凭借在建设项目上务工,每月收入达到了3000元。
“以工代赈既解决了照顾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也帮助了村民再就业。”田勇说。
生态林业持续释放“红利”
近年来,奉节县围绕绿色产业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激发了林业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冯坪乡南津村开展的以工代赈集中示范工程,还撬动了社会投资2亿元。“目前道路建设、农业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坪塘建设3个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项目负责人、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华介绍道,项目范围内已种植脆李100亩、花卉150亩、苗圃50亩,并建成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人行便道、景观围栏等设施。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积极带动农村人口增收的同时,也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田勇表示,目前,已有一些有商业眼光的村民瞄准了自主经营农家乐。
南津村村民郑伦章、姚秀夫妇利用自家农房,率先打造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田勇直言,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落成,极大的带动当地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南津村以工代赈示范片积极的效应更是激励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来,通过开展包括农家乐、农事体验在内的相关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就近择业增收。
“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自主创业中来,他们的所经营的项目既能帮助自己增收致富,还从一定程度上补足园区的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旅游基本实现产业化,产业发展基本实现规模化。”田勇说。
创新“森林+”走出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018年,中林集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达成共识,以重庆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林投”)为实施主体,以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依托,在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和“智慧林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2019年5月,重庆林投公司重组成功,同年10月,国开行首笔贷款顺利发放,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三年来,重庆林投在重庆市城口县、奉节县、忠县等地继续推进储备林建设和综合经营利用项目,并以重庆储备林项目为中心,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引导林业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级。
“冯坪乡南津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是中林集团在重庆地区发展森林康养,创新‘森林+’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重庆林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该项目,重庆林投将在奉节打造‘森林+’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项目。
据悉,在冯坪乡南津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中,重庆林投将以“天坑地缝景区”为中心,形成以鹤峰九盘河景区、冯坪南津度假区、兴隆回龙三峡原乡旱夔门迷宫河景区旅融合循环圈。通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林集团“森林+”产业综合示范基地等,持续提升“青山”颜值,做大绿色生态价值。
“我们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在奉节投资30亿元,助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过境旅游’到‘驻地旅游’的转变,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经济新路子。”上述负责人表示。
以重庆储备林为探索,中林集团在奉节县初步形成了“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的储备林模式;形成以林为载体,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竞争力的林业产业区域集群。同时,奉节县充分利用央地合作、利用乡村振兴等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抢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利用“以工代赈”激发发展动能,探索“森林+”模式,实现群众的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工代赈铺就增收致富路
以工代赈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参与式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助力奉节县冯坪乡群众实现稳定增收,2021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投入专项资金在冯坪乡南津村开展以工代赈示范工程。
“南津村既无支柱产业,也非特色景区,项目落地以前,村内年轻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剩余劳动力则以在家务农为主,家庭年收入常年并不稳定。”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田勇表示,该项目涉及中林地赎买的村民有256户,赎买费用2771300元,每户平均增收10000余元。同时,涉及南津村土地流转587亩,涉及农户187户,每亩每年流转费用400元,流转期限为30年。
“项目在建设中还能够吸纳村内群众务工,目前常用务工群众75人,人均每月增收超过3000元。”田勇介绍说。
现年58岁的南津村3社村民郑现章,一家9口人,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常年在外务工,老夫妻二人在家照顾三个孙子。从去年9月以工代赈项目入驻以来,他凭借在建设项目上务工,每月收入达到了3000元。
“以工代赈既解决了照顾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也帮助了村民再就业。”田勇说。
生态林业持续释放“红利”
近年来,奉节县围绕绿色产业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激发了林业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冯坪乡南津村开展的以工代赈集中示范工程,还撬动了社会投资2亿元。“目前道路建设、农业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坪塘建设3个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项目负责人、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华介绍道,项目范围内已种植脆李100亩、花卉150亩、苗圃50亩,并建成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人行便道、景观围栏等设施。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积极带动农村人口增收的同时,也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田勇表示,目前,已有一些有商业眼光的村民瞄准了自主经营农家乐。
南津村村民郑伦章、姚秀夫妇利用自家农房,率先打造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田勇直言,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落成,极大的带动当地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南津村以工代赈示范片积极的效应更是激励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来,通过开展包括农家乐、农事体验在内的相关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就近择业增收。
“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自主创业中来,他们的所经营的项目既能帮助自己增收致富,还从一定程度上补足园区的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旅游基本实现产业化,产业发展基本实现规模化。”田勇说。
创新“森林+”走出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018年,中林集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达成共识,以重庆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林投”)为实施主体,以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依托,在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和“智慧林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2019年5月,重庆林投公司重组成功,同年10月,国开行首笔贷款顺利发放,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三年来,重庆林投在重庆市城口县、奉节县、忠县等地继续推进储备林建设和综合经营利用项目,并以重庆储备林项目为中心,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引导林业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级。
“冯坪乡南津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是中林集团在重庆地区发展森林康养,创新‘森林+’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重庆林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该项目,重庆林投将在奉节打造‘森林+’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项目。
据悉,在冯坪乡南津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中,重庆林投将以“天坑地缝景区”为中心,形成以鹤峰九盘河景区、冯坪南津度假区、兴隆回龙三峡原乡旱夔门迷宫河景区旅融合循环圈。通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林集团“森林+”产业综合示范基地等,持续提升“青山”颜值,做大绿色生态价值。
“我们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在奉节投资30亿元,助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过境旅游’到‘驻地旅游’的转变,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经济新路子。”上述负责人表示。
以重庆储备林为探索,中林集团在奉节县初步形成了“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的储备林模式;形成以林为载体,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竞争力的林业产业区域集群。同时,奉节县充分利用央地合作、利用乡村振兴等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