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灾害风险普查的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近三年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段)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水利行业完成了全国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查,获取了干旱致灾调查数据7万多条。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地震行业获取了2.7万多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数据。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统计局、银保监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组织开展相关调查或提供相关数据,共享通信设施、农作物分布、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保险企业、铁路等相关数据。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普查工作。发展和改革委、中科院、工程院、能源局、中央军委联参战保局等积极参与普查方案和技术规范制定、调查工作协调、成果应用等工作。
数据的质量及完整、规范是普查调查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参与调查的行业部门和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层级、分行业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工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调查数据质检方案,研发质检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包括现场抽查,质检通不过的,退回整改。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的调查数据还要进行综合性质检,即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通不过的,再退回行业部门整改,确保了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央视网消息:2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灾害风险普查的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近三年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段)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水利行业完成了全国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查,获取了干旱致灾调查数据7万多条。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地震行业获取了2.7万多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数据。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统计局、银保监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组织开展相关调查或提供相关数据,共享通信设施、农作物分布、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保险企业、铁路等相关数据。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普查工作。发展和改革委、中科院、工程院、能源局、中央军委联参战保局等积极参与普查方案和技术规范制定、调查工作协调、成果应用等工作。
数据的质量及完整、规范是普查调查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参与调查的行业部门和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层级、分行业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工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调查数据质检方案,研发质检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包括现场抽查,质检通不过的,退回整改。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的调查数据还要进行综合性质检,即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通不过的,再退回行业部门整改,确保了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