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祁连山片区生态屏障
《求是》杂志记者 柴潇凡 青海新闻网记者 王瑞欣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强调要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青海省遵照总书记要求,大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建设,努力在中国西北的版图上,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
从“世所罕见”到“频繁出没”——擦亮高山生态“温度计”。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省代表团审议时,孔庆菊代表向总书记汇报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并展示了雪豹和荒漠猫的红外照片,这两张摄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惊叹。
被称为“雪山之王”的雪豹,生活在祁连山海拔3800—4000米的地区。雪豹的监测数据一直是反映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温度计”。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监测工作全面系统开启。公园内布设的红外相机里,雪豹的身影如约而至——2017年,共“捕获”雪豹照片251次;2018年,监测到全球罕见、国内首次的5只雪豹同框画面;2021年,成功救护雪豹“凌蛰”,实现了雪豹野外救助放归与卫星跟踪科研监测“零突破”……在连续5年的雪豹监测工作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累计获得雪豹照片及视频5500余份,已调查出雪豹潜在栖息地4172平方公里。
除了雪豹,监测设备还经常捕捉到荒漠猫、兔狲等珍稀动物的数据资料。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5目65科27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种。这些曾经“世所罕见”的高原精灵如今已“频繁出没”,既见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又彰显了建设国家公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从“人盯人”到“天空地”——新兴科技助力保护环境“晴雨表”。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青海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工作汇报时说:“我注意到你们加了个‘冰’字,体现了青海生态的特殊性。这个‘冰’字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加的。”
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矗立着著名的八一冰川,其自然风貌雄奇壮观,曾是不少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冰川面积有所缩减,游客的探访也造成了垃圾增多、环境污染。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启动以来,八一冰川的保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海拔3700米的沙龙滩管护站是前往八一冰川的必经之地,以前站里条件简陋,缺水缺电,只能靠管护员“人盯人”阻止游客前往冰川。如今,管护站安装上了卫星电话,还配备了“天空地”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八一冰川有了更强大的科技力量守护。
近年来,青海省高标准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已达到8000平方公里,实现了对园区内“水土气生”等各项生态要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高效稳定传输,有效提高了监测感知能力。“仅2021年,借助智能巡护系统,园区40个管护站1265名管护员累计巡护4.4万次,巡护里程达134.7万公里。”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韩强自豪地说,“有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刚性约束可以落实得更到位,面积再大也不怕!”
图为2021年7月11日拍摄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无人机照片)。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机制变革创造绿色发展新经验。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以前每到春季,大风从地里刮起灰尘,雾蒙蒙的一片,几米范围内什么都看不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老虎沟管护站站长李成义介绍说,“现如今,造林生态效益显而易见,风沙少了,动物多了,就连荒漠猫都出现在了我们林场里!”
李成义原是一名木材加工工人,实施退耕还林后,他成了一名护林员;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始后,他又成了一名管护员,从“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截至2022年2月,青海全省共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岗位4.99万个,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建立生态学校,开展生态课堂,也是国家公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探索与尝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从自然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入手,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自然教育课程,进一步巩固了具有青海特点、国家公园特色、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自然教育体系,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让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抓住体制机制这个重点,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管理水平,为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
来源: 《求是》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筑起祁连山片区生态屏障
《求是》杂志记者 柴潇凡 青海新闻网记者 王瑞欣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强调要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青海省遵照总书记要求,大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建设,努力在中国西北的版图上,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
从“世所罕见”到“频繁出没”——擦亮高山生态“温度计”。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省代表团审议时,孔庆菊代表向总书记汇报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并展示了雪豹和荒漠猫的红外照片,这两张摄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惊叹。
被称为“雪山之王”的雪豹,生活在祁连山海拔3800—4000米的地区。雪豹的监测数据一直是反映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温度计”。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监测工作全面系统开启。公园内布设的红外相机里,雪豹的身影如约而至——2017年,共“捕获”雪豹照片251次;2018年,监测到全球罕见、国内首次的5只雪豹同框画面;2021年,成功救护雪豹“凌蛰”,实现了雪豹野外救助放归与卫星跟踪科研监测“零突破”……在连续5年的雪豹监测工作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累计获得雪豹照片及视频5500余份,已调查出雪豹潜在栖息地4172平方公里。
除了雪豹,监测设备还经常捕捉到荒漠猫、兔狲等珍稀动物的数据资料。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5目65科27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种。这些曾经“世所罕见”的高原精灵如今已“频繁出没”,既见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又彰显了建设国家公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从“人盯人”到“天空地”——新兴科技助力保护环境“晴雨表”。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青海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工作汇报时说:“我注意到你们加了个‘冰’字,体现了青海生态的特殊性。这个‘冰’字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加的。”
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矗立着著名的八一冰川,其自然风貌雄奇壮观,曾是不少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冰川面积有所缩减,游客的探访也造成了垃圾增多、环境污染。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启动以来,八一冰川的保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海拔3700米的沙龙滩管护站是前往八一冰川的必经之地,以前站里条件简陋,缺水缺电,只能靠管护员“人盯人”阻止游客前往冰川。如今,管护站安装上了卫星电话,还配备了“天空地”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八一冰川有了更强大的科技力量守护。
近年来,青海省高标准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已达到8000平方公里,实现了对园区内“水土气生”等各项生态要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高效稳定传输,有效提高了监测感知能力。“仅2021年,借助智能巡护系统,园区40个管护站1265名管护员累计巡护4.4万次,巡护里程达134.7万公里。”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韩强自豪地说,“有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刚性约束可以落实得更到位,面积再大也不怕!”
图为2021年7月11日拍摄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无人机照片)。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机制变革创造绿色发展新经验。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以前每到春季,大风从地里刮起灰尘,雾蒙蒙的一片,几米范围内什么都看不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老虎沟管护站站长李成义介绍说,“现如今,造林生态效益显而易见,风沙少了,动物多了,就连荒漠猫都出现在了我们林场里!”
李成义原是一名木材加工工人,实施退耕还林后,他成了一名护林员;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始后,他又成了一名管护员,从“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截至2022年2月,青海全省共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岗位4.99万个,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建立生态学校,开展生态课堂,也是国家公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探索与尝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从自然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入手,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自然教育课程,进一步巩固了具有青海特点、国家公园特色、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自然教育体系,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让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抓住体制机制这个重点,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管理水平,为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
来源: 《求是》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