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2023年湖南生态环境成果丰硕

时间:2024-01-29来源:华声在线点击量:371

资兴市小东江水雾缥缈,风光旖旎。

郭立亮 朱孝荣 摄

近年来,洞庭湖水质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天鹅成群结队来湖中越冬。周洋 摄

花垣县锰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一江清波流经边城茶峒古镇。龙恩泽 摄

2023年12月,环保志愿者在沩水河清理河道废弃物,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李健 陈昂 摄

张家界宝峰湖山清水净。吴勇兵 摄

彭雅惠

省两会胜利召开期间,湖南生态环境领域捷报频传——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省4个集体、1名个人荣获表彰;

生态环境部公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我省水质优良率中部第一,张家界市、永州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双双跻身全国前十,创下我省在全国排名最好成绩;

空气质量优良率90.5%,高于全国平均值5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全国排位同比前进5位……

“全省朝生态环境‘提效达标、提档进位’目标深入推进。”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表示,过去一年,我省以“全年不松手”劲头,协同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攻坚、生态系统功能科学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四大方面重点任务。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三湘大地山川绿意盎然,江河清波奔流,天空一碧万顷。前不久,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优秀等次,中部排名由六省垫底跃升至第一。与此同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画潇湘,正在渐行渐近。

“指挥棒”下,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青山绿水间,湖南交出了一张亮丽的生态答卷。”202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报道《湖南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向全国展现、推介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丰硕成果。

报道指出,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离不开“指挥棒”。

2023年,省委、省政府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内容,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时隔5年,我省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建设,大会明确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指挥棒”下,我省全力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技术规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在全国率先发布,为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标准支撑;

生态环境系统密集出台24个制度性文件,明确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奖补政策,加快推行EOD、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并着力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提出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方式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上新台阶;

全国首部重污染天气防治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南省重污染天气防治若干规定》以及《湖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纲领性文件颁布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省重污染天气防范与应对机制。

2023年底,在外来传输影响下,我省全域发生一轮空气重污染过程。为战胜“危机”,省委、省政府立即高位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有序组织,住建、城管、公安、气象、交通、工信、应急、电力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最终成功实现削峰降级,比预测减少7个重污染天,尽最大力度保障了群众健康。

“这是对我省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南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湘四水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呈现全新图景。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带来了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十四五”以来,节能降碳贯穿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去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在全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力创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元旦假期刚结束,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发布消息,今冬在石门县观察记录到155只中华秋沙鸭,数量创新高。

好消息频传,自2023年12月以来,我省多处湿地都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种在全球种群数量不超过4500只的濒危鸟类,是典型的生态指示物种,对栖息地水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极高。今年冬天,中华秋沙鸭来湘越冬范围明显扩张,全省记录其种群分布范围涵盖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30个县市区。

中华秋沙鸭的“扩张”,是我省各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证明。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2023年我省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线,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统治理为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碧水。围绕长江保护修复,我省统筹推进4大方面31项具体任务,着力提升长江湖南段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围绕洞庭湖总磷污染,全年实施349个整治项目,全力控制与削减湖体总磷浓度;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提前完成全省1000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年内还排查了16条重点河湖11553个入河排污口,并全部完成溯源、整治2110个问题排口。

监测显示,2023年,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下降至0.054毫克/升,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水质均达到Ⅲ类;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长江干流湖南段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其中,东江湖、圭塘河入选年度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守护蓝天。我省全面铺开“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改、工信等部门配套出台10个领域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全省结构、工程、管理3大减排同向发力;2023年累计排查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9295家,发现问题7337个,整改率96.2%;完成超低排改造和深度治理项目393个,新增氮氧化物减排能力15566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能力5395吨。

——保卫净土。“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年内落实资金2.05亿元,开工项目30个、完工项目14个,整治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国家长江办肯定;土壤、地下水和农村面源监测网络持续完善,47个重点县市区实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资江流域锑污染溯源排查持续推进;全省变更为“一住两公”的716块用地土壤完成调查评估,377块优先监管地块完成风险管控任务,141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98条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1%,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连续7年发起,2023年部署实施10个方面3072项任务;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顺利推开,省级督察组先后进驻7个市州和3家省属国有企业,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各地生态环境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蓝天白云、碧水长流和愈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动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景象,美丽湖南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保护为“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3年水质考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万溶江张排断面由上半年劣Ⅴ类水质跃升至全年Ⅲ类水质。“要感谢省里的专家帮基层解决难题。”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湘西人要感谢的“省里的专家”,是省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带去的专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形成污染治理技术解决方案是重要手段。”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省推出贯穿全年的“春风行动”,对存在环保难点的基层和企业进行全面帮扶。

“百名专家下基层”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省累计特邀专家150余人次,深入100余个园区、16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踏勘或座谈交流,实现14个市州、139家园区全覆盖,对240余个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和提供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省生态环境厅在“春风行动”中举行“厅市会商”14次、面向企业开设“环保接待日”3场,主动运用环境标准和先进环保技术服务基层和企业,加速落后产能淘汰,有效推进高水平保护。

围绕打好“发展六仗”任务,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专班,定期调度全省十大基础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和32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环评要素保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环评审批前置问题,优化调整自贸区片区省级环保权限。

“全省生态环境投资近5年年均增长16%,不安全的、落后的、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基本消除,环保产业总产值在2023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省生态环保产业协会负责人介绍。

高水平保护保障绿色规划、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生活要求在各个市州、各行各业顺利推进,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各地锚定富绿同兴,多角度探索生态经济转化模式,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绿增景、用绿增产、靠绿增收。

郴州高椅岭曾是火力发电厂尾渣排放处理的中型灰坝,常年煤灰四散,土地损毁,植被破坏,被列为污染防治攻坚“夏季攻势”重点任务。

经过数年地貌恢复、加盖覆土、植被移栽、河道清理,废料坑换新颜,2023年,高椅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起来,“好风景”变成“好钱景”,仅去年五一小长假旅期间,该景区营业收入就突破2000万元。

截至2023年底,我省已有26个县(市、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9个地区被命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培育国家级绿色园区18家、绿色工厂213家,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排全国第6位。

“现在,我们站在新起点上,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明确了‘提效达标、保优争先’的目标。”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突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湖南建设底线、健全美丽湖南建设保障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坚定守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诗画潇湘,保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2023年湖南生态环境成果丰硕

时间:2024-01-29来源:华声在线

资兴市小东江水雾缥缈,风光旖旎。

郭立亮 朱孝荣 摄

近年来,洞庭湖水质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天鹅成群结队来湖中越冬。周洋 摄

花垣县锰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一江清波流经边城茶峒古镇。龙恩泽 摄

2023年12月,环保志愿者在沩水河清理河道废弃物,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李健 陈昂 摄

张家界宝峰湖山清水净。吴勇兵 摄

彭雅惠

省两会胜利召开期间,湖南生态环境领域捷报频传——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省4个集体、1名个人荣获表彰;

生态环境部公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我省水质优良率中部第一,张家界市、永州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双双跻身全国前十,创下我省在全国排名最好成绩;

空气质量优良率90.5%,高于全国平均值5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全国排位同比前进5位……

“全省朝生态环境‘提效达标、提档进位’目标深入推进。”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表示,过去一年,我省以“全年不松手”劲头,协同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攻坚、生态系统功能科学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四大方面重点任务。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三湘大地山川绿意盎然,江河清波奔流,天空一碧万顷。前不久,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优秀等次,中部排名由六省垫底跃升至第一。与此同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画潇湘,正在渐行渐近。

“指挥棒”下,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青山绿水间,湖南交出了一张亮丽的生态答卷。”202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报道《湖南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向全国展现、推介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丰硕成果。

报道指出,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离不开“指挥棒”。

2023年,省委、省政府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内容,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时隔5年,我省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建设,大会明确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指挥棒”下,我省全力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技术规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在全国率先发布,为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标准支撑;

生态环境系统密集出台24个制度性文件,明确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奖补政策,加快推行EOD、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并着力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提出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方式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上新台阶;

全国首部重污染天气防治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南省重污染天气防治若干规定》以及《湖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纲领性文件颁布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省重污染天气防范与应对机制。

2023年底,在外来传输影响下,我省全域发生一轮空气重污染过程。为战胜“危机”,省委、省政府立即高位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有序组织,住建、城管、公安、气象、交通、工信、应急、电力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最终成功实现削峰降级,比预测减少7个重污染天,尽最大力度保障了群众健康。

“这是对我省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南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湘四水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呈现全新图景。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带来了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十四五”以来,节能降碳贯穿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去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在全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力创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元旦假期刚结束,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发布消息,今冬在石门县观察记录到155只中华秋沙鸭,数量创新高。

好消息频传,自2023年12月以来,我省多处湿地都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种在全球种群数量不超过4500只的濒危鸟类,是典型的生态指示物种,对栖息地水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极高。今年冬天,中华秋沙鸭来湘越冬范围明显扩张,全省记录其种群分布范围涵盖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30个县市区。

中华秋沙鸭的“扩张”,是我省各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证明。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2023年我省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线,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统治理为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碧水。围绕长江保护修复,我省统筹推进4大方面31项具体任务,着力提升长江湖南段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围绕洞庭湖总磷污染,全年实施349个整治项目,全力控制与削减湖体总磷浓度;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提前完成全省1000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年内还排查了16条重点河湖11553个入河排污口,并全部完成溯源、整治2110个问题排口。

监测显示,2023年,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下降至0.054毫克/升,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水质均达到Ⅲ类;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长江干流湖南段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其中,东江湖、圭塘河入选年度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守护蓝天。我省全面铺开“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改、工信等部门配套出台10个领域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全省结构、工程、管理3大减排同向发力;2023年累计排查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9295家,发现问题7337个,整改率96.2%;完成超低排改造和深度治理项目393个,新增氮氧化物减排能力15566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能力5395吨。

——保卫净土。“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年内落实资金2.05亿元,开工项目30个、完工项目14个,整治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国家长江办肯定;土壤、地下水和农村面源监测网络持续完善,47个重点县市区实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资江流域锑污染溯源排查持续推进;全省变更为“一住两公”的716块用地土壤完成调查评估,377块优先监管地块完成风险管控任务,141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98条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1%,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连续7年发起,2023年部署实施10个方面3072项任务;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顺利推开,省级督察组先后进驻7个市州和3家省属国有企业,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各地生态环境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蓝天白云、碧水长流和愈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动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景象,美丽湖南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保护为“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3年水质考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万溶江张排断面由上半年劣Ⅴ类水质跃升至全年Ⅲ类水质。“要感谢省里的专家帮基层解决难题。”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湘西人要感谢的“省里的专家”,是省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带去的专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形成污染治理技术解决方案是重要手段。”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省推出贯穿全年的“春风行动”,对存在环保难点的基层和企业进行全面帮扶。

“百名专家下基层”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省累计特邀专家150余人次,深入100余个园区、16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踏勘或座谈交流,实现14个市州、139家园区全覆盖,对240余个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和提供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省生态环境厅在“春风行动”中举行“厅市会商”14次、面向企业开设“环保接待日”3场,主动运用环境标准和先进环保技术服务基层和企业,加速落后产能淘汰,有效推进高水平保护。

围绕打好“发展六仗”任务,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专班,定期调度全省十大基础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和32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环评要素保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环评审批前置问题,优化调整自贸区片区省级环保权限。

“全省生态环境投资近5年年均增长16%,不安全的、落后的、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基本消除,环保产业总产值在2023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省生态环保产业协会负责人介绍。

高水平保护保障绿色规划、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生活要求在各个市州、各行各业顺利推进,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各地锚定富绿同兴,多角度探索生态经济转化模式,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绿增景、用绿增产、靠绿增收。

郴州高椅岭曾是火力发电厂尾渣排放处理的中型灰坝,常年煤灰四散,土地损毁,植被破坏,被列为污染防治攻坚“夏季攻势”重点任务。

经过数年地貌恢复、加盖覆土、植被移栽、河道清理,废料坑换新颜,2023年,高椅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起来,“好风景”变成“好钱景”,仅去年五一小长假旅期间,该景区营业收入就突破2000万元。

截至2023年底,我省已有26个县(市、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9个地区被命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培育国家级绿色园区18家、绿色工厂213家,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排全国第6位。

“现在,我们站在新起点上,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明确了‘提效达标、保优争先’的目标。”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突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湖南建设底线、健全美丽湖南建设保障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坚定守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诗画潇湘,保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