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跨省养老、跨城养老,怎么“跨”?

时间:2024-05-13来源:光明网点击量:59

  光明网评论员:跨省养老、跨城养老正形成养老动向。多家媒体报道,很多一线城市老人群体青睐跨省养老,“京沪老人卖房,奔向小城养老院”。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4万人,京津户籍老人到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

  小城养老院的资源宽松度,肯定远胜京沪,价格、生态、生活便利性,也是小城养老院吸引一线老人的优势。反过来,一线老人奔向小城如果渐成趋势,也将给后者带来各种盘活资源的机会,不仅仅是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还包括文旅发展的机遇,甚至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康复器材等上下游产业的可能性。毕竟,在老龄化浪潮中,资源将从聚集“一小”向“一老”转移,以学校、学区房为轴线的资源布局模式,将逐渐转向以医院、养老为轴线的模式。

  这是一种自发的养老选择,也是市场动向,资源流动和分配的动向。如何玉成这一“双向奔赴”?或者说,达成这种“跨城”“跨越”,对公共政策、城市建制和社会服务的诉求是什么?

  首先是交通和机制的便利。京津老人选择河北,沪上老人选择“江苏盐城”“安徽马鞍山”等等,最基础的支撑是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以及医保异地结算政策。尤其在长三角,高铁已经有了“月票”,跨省申领身份证、户口迁移、购房提取公积金等都已经打通,这为以养老为关键词的人口流动、资源流动,提供了基础建制。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宏观层面的借力东风,在这个前提下,目的地城市要接住养老机遇,还应有城市公共服务层面的系统完善,比如无障碍交通设施的搭建。车站、机场的无障碍通道、电梯、轮椅服务是否都真的便利?出租汽车电召或网约车“一键叫车”是否实现覆盖?适老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是否存在?如果要接得住“高端养老人群”,类似的问题恐怕都应该问一问。

  最微观的,从养老企业自身来看,既应深入理解“高端养老人群”的诉求,更应明白持久吸引这类人群的难度。其本身是高素质群体,实际上又有多城市的选择,在养老院的专业性和服务丰富性上都会要求很高。养老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的医护人员、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形成高质量、专业性的品牌。同时还应深度与当地文化特征、生态资源、人文禀赋结合,构建与人文地理优势相结合的养老生态。“夕阳红”的一切都是朝阳产业,这里面的每一点新动向,都值得好好做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跨省养老、跨城养老,怎么“跨”?

时间:2024-05-13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跨省养老、跨城养老正形成养老动向。多家媒体报道,很多一线城市老人群体青睐跨省养老,“京沪老人卖房,奔向小城养老院”。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4万人,京津户籍老人到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

  小城养老院的资源宽松度,肯定远胜京沪,价格、生态、生活便利性,也是小城养老院吸引一线老人的优势。反过来,一线老人奔向小城如果渐成趋势,也将给后者带来各种盘活资源的机会,不仅仅是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还包括文旅发展的机遇,甚至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康复器材等上下游产业的可能性。毕竟,在老龄化浪潮中,资源将从聚集“一小”向“一老”转移,以学校、学区房为轴线的资源布局模式,将逐渐转向以医院、养老为轴线的模式。

  这是一种自发的养老选择,也是市场动向,资源流动和分配的动向。如何玉成这一“双向奔赴”?或者说,达成这种“跨城”“跨越”,对公共政策、城市建制和社会服务的诉求是什么?

  首先是交通和机制的便利。京津老人选择河北,沪上老人选择“江苏盐城”“安徽马鞍山”等等,最基础的支撑是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以及医保异地结算政策。尤其在长三角,高铁已经有了“月票”,跨省申领身份证、户口迁移、购房提取公积金等都已经打通,这为以养老为关键词的人口流动、资源流动,提供了基础建制。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宏观层面的借力东风,在这个前提下,目的地城市要接住养老机遇,还应有城市公共服务层面的系统完善,比如无障碍交通设施的搭建。车站、机场的无障碍通道、电梯、轮椅服务是否都真的便利?出租汽车电召或网约车“一键叫车”是否实现覆盖?适老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是否存在?如果要接得住“高端养老人群”,类似的问题恐怕都应该问一问。

  最微观的,从养老企业自身来看,既应深入理解“高端养老人群”的诉求,更应明白持久吸引这类人群的难度。其本身是高素质群体,实际上又有多城市的选择,在养老院的专业性和服务丰富性上都会要求很高。养老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的医护人员、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形成高质量、专业性的品牌。同时还应深度与当地文化特征、生态资源、人文禀赋结合,构建与人文地理优势相结合的养老生态。“夕阳红”的一切都是朝阳产业,这里面的每一点新动向,都值得好好做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