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鱼台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6-28来源:海报新闻点击量:22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霍学全 徐琳琳 济宁报道

近年来,鱼台县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毛木耳、水蜜桃、太空莲蓬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找准发展道路 毛木耳喜获丰收

眼下,正值木耳丰收季节,走在鱼台县王鲁镇李魏村的乡间小路上,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进入种植户李红菊的木耳种植基地里,成排的菌棒上毛木耳肥厚光亮,长势旺盛。十几名工人忙碌穿梭,熟练地采摘着新鲜木耳,现场呈现一片丰收繁忙景象。

工人正在采摘毛木耳

“今年天气好,毛木耳大丰收,光头茬干木耳每亩就比去年增产二千多斤,每斤干木耳能卖到11块钱左右,今年我们五个木耳棚纯利润预计能达到20多万元。”李魏村村民李红菊高兴地说。

李红菊木耳大棚里的景象仅仅是李魏村毛木耳种植的一个缩影。

采摘下的毛木耳

据王鲁镇李魏村村委委员郭科技介绍,该村发展木耳产业已经有18个年头,全村共有二百多家种植户,种植木耳大棚500多个,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可带动就业1万多人次,每年仅毛木耳一项,户均增收3万多元,村民们通过种植毛木耳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王鲁镇李魏村被评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目前,鱼台县已成为全国毛木耳生产规模大县,全县拥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十多家,建成了二十多个毛木耳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参与毛木耳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人员约7.86万人。毛木耳种植面积5310万平方米,年产鲜耳43.06万吨,产值达13.82亿元。

太空莲上市 观光增收两不误

空中俯瞰王鲁镇孟楼村的津之荷莲藕基地,几百亩荷塘绵延成片,微风拨开层层莲叶,工人们穿行在荷塘中,采摘莲蓬。“太空莲刚上市,一天能采300斤左右,目前的市场价格一箱五斤120块钱,邮寄价格是130元一箱。”孟楼村村民梁军边介绍边挑选莲蓬、装箱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工人在池塘里采摘莲蓬

梁军的津之荷莲藕种植基地总面积360亩,种植太空莲二百多亩,其余100亩种植脆藕,基地采用藕虾共作模式,养殖了龙虾、螃蟹、罗氏虾等品类,一份田地,多项收益,仅莲蓬一项每年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

池塘里荷花竞相盛开

王鲁镇孟楼村因地势低洼,自2019年开始,陆续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藕虾共作特色产业,同时利用临近惠河湿地、鱼稼里广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游客前来观荷、采摘、垂钓,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

河道堤岸桃飘香 村民鼓起“腰包”

春赏桃花,夏吃蜜桃。6月的鱼台县鱼城镇,2千亩堤岸桃花繁华落尽,结出累累硕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鱼城蜜桃”迎来采摘期,带来了夏日的香甜。

任春茹是鱼城镇李管村的种桃好手,2018年在河堤上种植了20亩桃园,共有水蜜桃、蟠桃、血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今年的采摘期从6月初到9月,每个月都有新品种的桃子成熟,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还增加了桃园的收入。

惠河两岸桃林

“采摘的旅客很多,本地及周边县市区的都过来采摘。根据桃的品种,目前价格是2到5块钱不等,一亩地平均能收入到1万2千元左右,纯利润在8000元左右,全年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任春茹介绍。

在惠河两岸,同样是一派桃子丰收的喜人景象,桃农徐惠贞正和工人们一起采摘黄金蜜桃。

“由于今年气温高,我们今年的30亩桃园比往年早上市1个星期,全部销往周边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场。目前,黄金蜜已接近尾声,水蜜桃、黄金蟠、血桃将陆续上市。”中东南村桃农徐惠贞说。

桃农们在桃园里采摘桃子

“我们中东南村在惠河两岸种植了一百多亩桃树,现在正是盛果期,不仅为我们村民带来了效益,也给我们村集体每年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中东南村党支部书记张海秀说。

近年来,鱼城镇大力发展堤岸经济,在水系治理后的惠河、东鱼河堤岸上,种植桃树二千多亩。鱼城镇依托惠河、东鱼河桃林,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打造“鱼城桃花源”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鱼城蜜桃”金字招牌。目前,鱼城镇形成了“春赏桃花,夏摘鲜桃”的格局,通过发展桃子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鱼台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6-28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王悦豪 通讯员 霍学全 徐琳琳 济宁报道

近年来,鱼台县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毛木耳、水蜜桃、太空莲蓬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找准发展道路 毛木耳喜获丰收

眼下,正值木耳丰收季节,走在鱼台县王鲁镇李魏村的乡间小路上,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进入种植户李红菊的木耳种植基地里,成排的菌棒上毛木耳肥厚光亮,长势旺盛。十几名工人忙碌穿梭,熟练地采摘着新鲜木耳,现场呈现一片丰收繁忙景象。

工人正在采摘毛木耳

“今年天气好,毛木耳大丰收,光头茬干木耳每亩就比去年增产二千多斤,每斤干木耳能卖到11块钱左右,今年我们五个木耳棚纯利润预计能达到20多万元。”李魏村村民李红菊高兴地说。

李红菊木耳大棚里的景象仅仅是李魏村毛木耳种植的一个缩影。

采摘下的毛木耳

据王鲁镇李魏村村委委员郭科技介绍,该村发展木耳产业已经有18个年头,全村共有二百多家种植户,种植木耳大棚500多个,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可带动就业1万多人次,每年仅毛木耳一项,户均增收3万多元,村民们通过种植毛木耳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王鲁镇李魏村被评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目前,鱼台县已成为全国毛木耳生产规模大县,全县拥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十多家,建成了二十多个毛木耳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参与毛木耳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人员约7.86万人。毛木耳种植面积5310万平方米,年产鲜耳43.06万吨,产值达13.82亿元。

太空莲上市 观光增收两不误

空中俯瞰王鲁镇孟楼村的津之荷莲藕基地,几百亩荷塘绵延成片,微风拨开层层莲叶,工人们穿行在荷塘中,采摘莲蓬。“太空莲刚上市,一天能采300斤左右,目前的市场价格一箱五斤120块钱,邮寄价格是130元一箱。”孟楼村村民梁军边介绍边挑选莲蓬、装箱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工人在池塘里采摘莲蓬

梁军的津之荷莲藕种植基地总面积360亩,种植太空莲二百多亩,其余100亩种植脆藕,基地采用藕虾共作模式,养殖了龙虾、螃蟹、罗氏虾等品类,一份田地,多项收益,仅莲蓬一项每年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

池塘里荷花竞相盛开

王鲁镇孟楼村因地势低洼,自2019年开始,陆续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藕虾共作特色产业,同时利用临近惠河湿地、鱼稼里广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游客前来观荷、采摘、垂钓,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

河道堤岸桃飘香 村民鼓起“腰包”

春赏桃花,夏吃蜜桃。6月的鱼台县鱼城镇,2千亩堤岸桃花繁华落尽,结出累累硕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鱼城蜜桃”迎来采摘期,带来了夏日的香甜。

任春茹是鱼城镇李管村的种桃好手,2018年在河堤上种植了20亩桃园,共有水蜜桃、蟠桃、血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今年的采摘期从6月初到9月,每个月都有新品种的桃子成熟,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还增加了桃园的收入。

惠河两岸桃林

“采摘的旅客很多,本地及周边县市区的都过来采摘。根据桃的品种,目前价格是2到5块钱不等,一亩地平均能收入到1万2千元左右,纯利润在8000元左右,全年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任春茹介绍。

在惠河两岸,同样是一派桃子丰收的喜人景象,桃农徐惠贞正和工人们一起采摘黄金蜜桃。

“由于今年气温高,我们今年的30亩桃园比往年早上市1个星期,全部销往周边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场。目前,黄金蜜已接近尾声,水蜜桃、黄金蟠、血桃将陆续上市。”中东南村桃农徐惠贞说。

桃农们在桃园里采摘桃子

“我们中东南村在惠河两岸种植了一百多亩桃树,现在正是盛果期,不仅为我们村民带来了效益,也给我们村集体每年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中东南村党支部书记张海秀说。

近年来,鱼城镇大力发展堤岸经济,在水系治理后的惠河、东鱼河堤岸上,种植桃树二千多亩。鱼城镇依托惠河、东鱼河桃林,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打造“鱼城桃花源”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鱼城蜜桃”金字招牌。目前,鱼城镇形成了“春赏桃花,夏摘鲜桃”的格局,通过发展桃子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