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多地启动夜游模式,夜晚是独属于城市的美好

时间:2024-07-19来源:光明网点击量:153

  光明网评论员:户外骑行的凉爽夜风、深夜食堂的烧烤刨冰、水库边的浪漫露营、音乐会上的闪烁星空……酷暑之下,避开白天的高温烈阳,清凉的“夏日夜游”成为文旅市场新宠。避暑不避欢、“白天宅、晚上嗨”,大家纷纷解锁夏日避暑的新方式,层出不穷的夜游创新玩法在各地精彩亮相。

  在媒体的报道里,很多城市的夜晚是很快乐的。人们在北京的街道上骑行,在太原的钟楼里漫步,在上海的商场里购物,在广州的街巷里吃路边摊……哪怕只是看一张静态的图片,人们都能感到一种美好和惬意。

  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一般标准,进入文明的标志是文字、城市和冶金术的出现。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就是文明。而恰恰也是城市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规律,赋予了人更大的舒展。而夜晚——一个生物钟设定的休息时间,人们却可以尽情地放松,无论人们意识到没有,这才是一种“文明”的样子,是写在人类社会DNA里的一种向往。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历史教科书里,把宋代城市的夜市,视作是对唐代城市宵禁的一种进步,《东京梦华录》里“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样的记载总是为人津津乐道。这个标准或许是一种直觉,“夜晚还能逛街,那当然是好的”。说白了,这是因为人们期待城市能给人更大的自由和想象。

  当然,今天推动夜经济也有很强的经济因素。截止到2023年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整体是1.57万亿的规模。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到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也有媒体报道,北京王府井每天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集中在夜晚,深圳夜间服务业体量占到行业一半,成都更有2/3的餐饮产值来源于夜间经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夜经济,试图抓住这波红利的关键所在。

  某种程度上,夜晚在经济格局里的地位,其实也是城市自身逻辑演变的结果。城市的存在本身,本就是为了突破乡邻和亲缘界限,城市的起源是人们打破社群和生物界限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提到城市,人们天然想到的词汇就是“开放”“包容”,和人们对文明的赞美是一致的。人们就是要在一个“无用的时间”里——在多数人不工作、劳动的夜晚,突破种种自然的、文化的规训,继续去“创造价值”。

  要促进夜经济的发展并不容易,这需要很多努力。比如城市的业态要足够多元,治安要足够好,对小型商业形态包括摆摊、流动商贩等要足够友好。一言以蔽之,夜经济的基础,就是市场化和法治化。失去了这种灵动,夜经济也很难有多大作为。

  当看到这么多城市试图在夜经济的赛道上努力,相信也让很多人感到欣慰。夜经济的出现,就是城市气质自然的延伸,也意味着人们在尊重一种经济规律的根本逻辑。夜经济越火热,也就越传递出一种令人安稳的信息,自在、繁荣、信心,这些宏旨深远的词汇,都可以从霓虹闪烁中折射出来。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多地启动夜游模式,夜晚是独属于城市的美好

时间:2024-07-19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户外骑行的凉爽夜风、深夜食堂的烧烤刨冰、水库边的浪漫露营、音乐会上的闪烁星空……酷暑之下,避开白天的高温烈阳,清凉的“夏日夜游”成为文旅市场新宠。避暑不避欢、“白天宅、晚上嗨”,大家纷纷解锁夏日避暑的新方式,层出不穷的夜游创新玩法在各地精彩亮相。

  在媒体的报道里,很多城市的夜晚是很快乐的。人们在北京的街道上骑行,在太原的钟楼里漫步,在上海的商场里购物,在广州的街巷里吃路边摊……哪怕只是看一张静态的图片,人们都能感到一种美好和惬意。

  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一般标准,进入文明的标志是文字、城市和冶金术的出现。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就是文明。而恰恰也是城市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规律,赋予了人更大的舒展。而夜晚——一个生物钟设定的休息时间,人们却可以尽情地放松,无论人们意识到没有,这才是一种“文明”的样子,是写在人类社会DNA里的一种向往。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历史教科书里,把宋代城市的夜市,视作是对唐代城市宵禁的一种进步,《东京梦华录》里“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样的记载总是为人津津乐道。这个标准或许是一种直觉,“夜晚还能逛街,那当然是好的”。说白了,这是因为人们期待城市能给人更大的自由和想象。

  当然,今天推动夜经济也有很强的经济因素。截止到2023年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整体是1.57万亿的规模。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到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也有媒体报道,北京王府井每天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集中在夜晚,深圳夜间服务业体量占到行业一半,成都更有2/3的餐饮产值来源于夜间经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夜经济,试图抓住这波红利的关键所在。

  某种程度上,夜晚在经济格局里的地位,其实也是城市自身逻辑演变的结果。城市的存在本身,本就是为了突破乡邻和亲缘界限,城市的起源是人们打破社群和生物界限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提到城市,人们天然想到的词汇就是“开放”“包容”,和人们对文明的赞美是一致的。人们就是要在一个“无用的时间”里——在多数人不工作、劳动的夜晚,突破种种自然的、文化的规训,继续去“创造价值”。

  要促进夜经济的发展并不容易,这需要很多努力。比如城市的业态要足够多元,治安要足够好,对小型商业形态包括摆摊、流动商贩等要足够友好。一言以蔽之,夜经济的基础,就是市场化和法治化。失去了这种灵动,夜经济也很难有多大作为。

  当看到这么多城市试图在夜经济的赛道上努力,相信也让很多人感到欣慰。夜经济的出现,就是城市气质自然的延伸,也意味着人们在尊重一种经济规律的根本逻辑。夜经济越火热,也就越传递出一种令人安稳的信息,自在、繁荣、信心,这些宏旨深远的词汇,都可以从霓虹闪烁中折射出来。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