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锅包肉
让拿下亚冬会中国代表团首金的李方慧
心心念念
亚冬会期间
越来越多人都有了一个共识
↓↓↓
“尔滨”,太好吃了!
运动员村的餐厅中
既有营养丰富的西餐
如牛排、意大利面
还有当地特色的
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哈尔滨红肠等
为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期间
提供营养需求
游客在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漫步。新华社发(刘洋 摄)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哈尔滨
不仅以其冰雪文化和冬季运动闻名
还以其独特的美食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亚冬会的举办
也为哈尔滨提供了
展示丰富美食文化的绝佳机会
在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游客在给美食拍照。新华社发(刘洋 摄)
哈埠菜是东北菜的一部分
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成为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百年洋房92度彼得堡俄餐厅拍摄的俄式美食。新华社发(刘洋 摄)
大量外国移民带来了各自的饮食文化
尤其是俄罗斯饮食对哈埠菜影响深远
同时
本地满族、汉族的传统烹饪技艺
也融入其中
形成独特风格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老厨家中央大街店拍摄的刚出锅的锅包肉。新华社发(刘洋 摄)
哈埠菜的典型代表有
溜双段、鳇鱼烧土豆
浇汁鱼、锅包肉、奶汁鳇鱼等
食材以肉、鱼、土豆、白菜等为主
烹饪方式多为炖、煮、烤
适合寒冷气候
整体口味偏咸、香
在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一个女孩观看“面包圣诞树”。新华社发(刘洋 摄)
同时兼具中西特色
例如红肠、列巴(大面包)等
源自俄罗斯
但也经过本地化改良
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烧烤摊旁等待自己的烤串。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烧烤文化盛行
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烤串
在这里
烧烤不仅是一种美食
更是一种社交方式
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能增进友谊
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手持冰糖葫芦自拍。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尽管哈尔滨冬季寒冷
但走在中央大街上
还是想吃一支马迭尔冰棍
咬一口冰糖葫芦
寒冷的天气搭配上冰凉的口感
令人回味无穷
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附近的一家农家乐中拍摄的特色铁锅炖。
“多吃点”这三个字
是刻在本地人血脉里的操心
一旦在数九寒天碰上了
就能氤氲蒸腾出满腔的赤诚与热情
亚冬会不仅是赛事平台
也向全国、全亚洲、全世界
多方位展示了“冰城”的独特魅力
2025-02-21
2025-02-17
2025-02-14
2025-02-13
一顿锅包肉
让拿下亚冬会中国代表团首金的李方慧
心心念念
亚冬会期间
越来越多人都有了一个共识
↓↓↓
“尔滨”,太好吃了!
运动员村的餐厅中
既有营养丰富的西餐
如牛排、意大利面
还有当地特色的
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哈尔滨红肠等
为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期间
提供营养需求
游客在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漫步。新华社发(刘洋 摄)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哈尔滨
不仅以其冰雪文化和冬季运动闻名
还以其独特的美食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亚冬会的举办
也为哈尔滨提供了
展示丰富美食文化的绝佳机会
在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游客在给美食拍照。新华社发(刘洋 摄)
哈埠菜是东北菜的一部分
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成为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百年洋房92度彼得堡俄餐厅拍摄的俄式美食。新华社发(刘洋 摄)
大量外国移民带来了各自的饮食文化
尤其是俄罗斯饮食对哈埠菜影响深远
同时
本地满族、汉族的传统烹饪技艺
也融入其中
形成独特风格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老厨家中央大街店拍摄的刚出锅的锅包肉。新华社发(刘洋 摄)
哈埠菜的典型代表有
溜双段、鳇鱼烧土豆
浇汁鱼、锅包肉、奶汁鳇鱼等
食材以肉、鱼、土豆、白菜等为主
烹饪方式多为炖、煮、烤
适合寒冷气候
整体口味偏咸、香
在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一个女孩观看“面包圣诞树”。新华社发(刘洋 摄)
同时兼具中西特色
例如红肠、列巴(大面包)等
源自俄罗斯
但也经过本地化改良
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烧烤摊旁等待自己的烤串。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烧烤文化盛行
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烤串
在这里
烧烤不仅是一种美食
更是一种社交方式
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能增进友谊
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手持冰糖葫芦自拍。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尽管哈尔滨冬季寒冷
但走在中央大街上
还是想吃一支马迭尔冰棍
咬一口冰糖葫芦
寒冷的天气搭配上冰凉的口感
令人回味无穷
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附近的一家农家乐中拍摄的特色铁锅炖。
“多吃点”这三个字
是刻在本地人血脉里的操心
一旦在数九寒天碰上了
就能氤氲蒸腾出满腔的赤诚与热情
亚冬会不仅是赛事平台
也向全国、全亚洲、全世界
多方位展示了“冰城”的独特魅力
2025-02-21
2025-02-17
2025-02-14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