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推动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实现基于自然的多重效益

时间:2023-07-26来源:中国日报网点击量:367

【导读】即将到来的7月26日是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红树林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红树林保护行动已初见成效,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努力平衡红树林的保护与发展。未来,红树林的保护仍需要长期、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以实现基于自然的多重效益。




“7.26”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将近,值此之际,我们不妨回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设立该纪念日的初衷:提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广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实践。

作为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因其带来的生态、气候和社区发展上的多重效益而备受重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红树林保护行动已初见成效。《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2022)》显示,全球红树林的丧失速度已经稳定下来,世界上许多大型河流、河口和三角洲及其周围的红树林都在稳步增加。在此背景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可以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多重社会挑战,特别是实现《巴黎协定》关于气候变化的目标。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高效碳汇,每公顷红树林可以储存3754吨碳。然而,如果红树林遭到破坏、退化或丧失,则会成为二氧化碳的来源。据估计,全球有8183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具有恢复潜力,预计未来可以储存1.27千兆吨的二氧化碳。同时,红树林作为天然的海岸屏障,有助于抵御风暴潮、海啸、海平面上升和侵蚀,每年可以减少超过650亿美元的风暴灾害损失,并为约1500万人减轻洪水风险。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独特且丰富多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备受关注。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上正式通过《武汉宣言》,明确鼓励对于包括红树林在内的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并宣布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的“30X30”全球保护目标中也涵盖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而在气候议题下,《巴黎协定》各缔约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也越来越频繁地提到红树林。

中国在国际治理进程中积极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同时,也稳步推进国内的红树林保护工作。截至2022年11月,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现有5处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国际重要湿地。在决策立法方面,中国出台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保障了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2023年4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关于湿地与红树林保护的谅解备忘录,红树林成为国际合作的桥梁。

目前,全球已开展多项良好实践,通过对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来解决当地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暴潮风险增加,及其连带造成的耕地盐碱化问题,孟加拉国政府在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署的支持下采用“造林-养鱼-果树”模式,在四个沿海地区用不同品种的红树重新造林,并穿插种植林木和果树,还在林间建立鱼圃。该项目新种植了9650公顷红树林,包含10种关键红树树种,据估计每年可以吸收96.5万吨二氧化碳,还可以减少台风、洪水、海岸侵蚀、盐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该项目还支持当地利益相关方采取创新土地管理以及生计多样化战略。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努力平衡保护与发展。2015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与湛江红树林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共同启动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在380.4公顷的面积上种植4种本地红树林,恢复了当地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2021年,项目期间种植的红树林产生的碳汇完成开发上线并进行交易,该项目成为中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红树林碳汇项目。碳汇交易资金将反哺恢复红树林的后期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

尽管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相关工作正逐步推进并已初见成效,但仍需要长期、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除了传统的公共资金投入和慈善赠款外,碳市场、蓝色债券、基于保险的投资和“混合融资”模式也不断涌现。此外,保护模式的创新也十分必要,在保护的同时要寻求将自然资产“变现”的路径和方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替代生计,确保保护和恢复项目的可持续性。

结合当地社区的智慧,许多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可以实现积极、长期的保护效果和其他效益。最后,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各界也可以在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推动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实现基于自然的多重效益

时间:2023-07-26来源:中国日报网

【导读】即将到来的7月26日是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红树林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红树林保护行动已初见成效,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努力平衡红树林的保护与发展。未来,红树林的保护仍需要长期、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以实现基于自然的多重效益。




“7.26”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日将近,值此之际,我们不妨回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设立该纪念日的初衷:提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广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实践。

作为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因其带来的生态、气候和社区发展上的多重效益而备受重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红树林保护行动已初见成效。《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2022)》显示,全球红树林的丧失速度已经稳定下来,世界上许多大型河流、河口和三角洲及其周围的红树林都在稳步增加。在此背景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可以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多重社会挑战,特别是实现《巴黎协定》关于气候变化的目标。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高效碳汇,每公顷红树林可以储存3754吨碳。然而,如果红树林遭到破坏、退化或丧失,则会成为二氧化碳的来源。据估计,全球有8183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具有恢复潜力,预计未来可以储存1.27千兆吨的二氧化碳。同时,红树林作为天然的海岸屏障,有助于抵御风暴潮、海啸、海平面上升和侵蚀,每年可以减少超过650亿美元的风暴灾害损失,并为约1500万人减轻洪水风险。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独特且丰富多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备受关注。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上正式通过《武汉宣言》,明确鼓励对于包括红树林在内的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并宣布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的“30X30”全球保护目标中也涵盖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而在气候议题下,《巴黎协定》各缔约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也越来越频繁地提到红树林。

中国在国际治理进程中积极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同时,也稳步推进国内的红树林保护工作。截至2022年11月,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现有5处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国际重要湿地。在决策立法方面,中国出台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保障了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2023年4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关于湿地与红树林保护的谅解备忘录,红树林成为国际合作的桥梁。

目前,全球已开展多项良好实践,通过对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来解决当地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暴潮风险增加,及其连带造成的耕地盐碱化问题,孟加拉国政府在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署的支持下采用“造林-养鱼-果树”模式,在四个沿海地区用不同品种的红树重新造林,并穿插种植林木和果树,还在林间建立鱼圃。该项目新种植了9650公顷红树林,包含10种关键红树树种,据估计每年可以吸收96.5万吨二氧化碳,还可以减少台风、洪水、海岸侵蚀、盐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该项目还支持当地利益相关方采取创新土地管理以及生计多样化战略。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努力平衡保护与发展。2015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与湛江红树林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共同启动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在380.4公顷的面积上种植4种本地红树林,恢复了当地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2021年,项目期间种植的红树林产生的碳汇完成开发上线并进行交易,该项目成为中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红树林碳汇项目。碳汇交易资金将反哺恢复红树林的后期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

尽管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相关工作正逐步推进并已初见成效,但仍需要长期、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除了传统的公共资金投入和慈善赠款外,碳市场、蓝色债券、基于保险的投资和“混合融资”模式也不断涌现。此外,保护模式的创新也十分必要,在保护的同时要寻求将自然资产“变现”的路径和方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替代生计,确保保护和恢复项目的可持续性。

结合当地社区的智慧,许多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可以实现积极、长期的保护效果和其他效益。最后,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各界也可以在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