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
无处不在的计算。现代信息科技,一切源于计算。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计算能力显著增强,经历了从晶体管到电子管再到集成电路,从房间体积到桌面体积再到口袋体积的变迁。1946年,计算机始祖ENIAC(埃尼阿克)装配18000个真空管,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2014年的英特尔酷睿7,尺寸为177平方毫米,包含14亿个晶体管。现在,能唱“祝你生日快乐”的电子贺卡的芯片能力超过二战时期所有盟军计算能力的总合;一部苹果手机的计算能力就足以完成阿波罗计划(1969年)所需要的计算工作。20世纪60年代,由于分时技术出现,大型计算机设备的计算处理能力开始能够分配给远程用户,小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也都开始互相连接成网。
随着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芯片广泛使用,计算能力向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全方位渗透。从天气预报、证券走势、漫威英雄电影到无人驾驶、阿尔法狗、智能手机,无一不是计算的结果。计算如同土地、空气和水源,成为人类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性资源和支撑。当下,无论是工作、社交、娱乐、追剧、游戏,还是订餐、拍照、打车、预约,都离不开网络终端,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始终环绕在我们身边。
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字资源,云计算将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将更多依赖“云计算”。信息汇聚和管理将更多地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通过“个人云”“公共云”交换信息。
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其发展普及势若燎原,远远超过电灯、电话、汽车等的普及速度,也远远超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速度。现在,我们每到一个新地方,下意识就会去寻找WIFI信号,就像夜晚进入房间寻找电灯开关一样。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活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想体验90年代,扔掉手机就行;如果想体验80年代,断掉网线就行;如果想体验50年代,关掉电视就行;如果想体验00年代,关掉收音机就行;如果想体验19世纪,切断电线就行。
如今,上网已成为一项基本权利。脸谱曾发表声明《连接是一个人权利》说,“上网是人权”且是“和平的力量”。扎克伯格多次表示,“每一个人都应被连接”,“让每个人能用任何方式分享任何想分享的东西”。
如今,互联网服务所无所不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泛在化。首先是主体泛在。任何个人、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网上一个节点,不论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未来的人联网,都可以随时随地把人和物连接到互联网络上去。其次是空间泛在。人们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传递信息,能够采集信息、利用信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大弱化了空间泛在的限制。三是时间泛在。信息可以即时发布、即时获取。
现在,科技企业除利用卫星、无人机的方式建设旁路互联网络(即空天互联网)外,还积极发展5G网络,使 5G时代加速来临。2G实现从1G的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实现从2G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实现IP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5G的特点:高速率,从4G的100Mbps增加到5G的10Gps,比 4G快达100倍,一秒钟下载30部电影。5G最大改变是实现从人与人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无处不在的智能。大模型的通用性使其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就像PC时代的操作系统一样,赋能百行百业,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苹果、谷歌等的创新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聚合信息和分发信息,背后是信息获取成本从边际移向固定成本,使信息变得无处不在,让世界因此变得扁平。大模型跟信息一样,模型成本从边际成本发展为固定成本,进而使大模型变得无处不在。未来的AI就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像今天的水和电一样。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认为,未来大模型将无处不在,通用智能将成为发展趋势。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表示,我们相信在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和模拟智能体将像iPhone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正在构建基础智能体:一个具有通用能力的AI,可以在许多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地行动。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4.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
无处不在的计算。现代信息科技,一切源于计算。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计算能力显著增强,经历了从晶体管到电子管再到集成电路,从房间体积到桌面体积再到口袋体积的变迁。1946年,计算机始祖ENIAC(埃尼阿克)装配18000个真空管,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2014年的英特尔酷睿7,尺寸为177平方毫米,包含14亿个晶体管。现在,能唱“祝你生日快乐”的电子贺卡的芯片能力超过二战时期所有盟军计算能力的总合;一部苹果手机的计算能力就足以完成阿波罗计划(1969年)所需要的计算工作。20世纪60年代,由于分时技术出现,大型计算机设备的计算处理能力开始能够分配给远程用户,小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也都开始互相连接成网。
随着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芯片广泛使用,计算能力向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全方位渗透。从天气预报、证券走势、漫威英雄电影到无人驾驶、阿尔法狗、智能手机,无一不是计算的结果。计算如同土地、空气和水源,成为人类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性资源和支撑。当下,无论是工作、社交、娱乐、追剧、游戏,还是订餐、拍照、打车、预约,都离不开网络终端,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始终环绕在我们身边。
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字资源,云计算将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将更多依赖“云计算”。信息汇聚和管理将更多地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通过“个人云”“公共云”交换信息。
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其发展普及势若燎原,远远超过电灯、电话、汽车等的普及速度,也远远超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速度。现在,我们每到一个新地方,下意识就会去寻找WIFI信号,就像夜晚进入房间寻找电灯开关一样。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活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想体验90年代,扔掉手机就行;如果想体验80年代,断掉网线就行;如果想体验50年代,关掉电视就行;如果想体验00年代,关掉收音机就行;如果想体验19世纪,切断电线就行。
如今,上网已成为一项基本权利。脸谱曾发表声明《连接是一个人权利》说,“上网是人权”且是“和平的力量”。扎克伯格多次表示,“每一个人都应被连接”,“让每个人能用任何方式分享任何想分享的东西”。
如今,互联网服务所无所不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泛在化。首先是主体泛在。任何个人、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网上一个节点,不论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未来的人联网,都可以随时随地把人和物连接到互联网络上去。其次是空间泛在。人们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传递信息,能够采集信息、利用信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大弱化了空间泛在的限制。三是时间泛在。信息可以即时发布、即时获取。
现在,科技企业除利用卫星、无人机的方式建设旁路互联网络(即空天互联网)外,还积极发展5G网络,使 5G时代加速来临。2G实现从1G的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实现从2G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实现IP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5G的特点:高速率,从4G的100Mbps增加到5G的10Gps,比 4G快达100倍,一秒钟下载30部电影。5G最大改变是实现从人与人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无处不在的智能。大模型的通用性使其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就像PC时代的操作系统一样,赋能百行百业,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苹果、谷歌等的创新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聚合信息和分发信息,背后是信息获取成本从边际移向固定成本,使信息变得无处不在,让世界因此变得扁平。大模型跟信息一样,模型成本从边际成本发展为固定成本,进而使大模型变得无处不在。未来的AI就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像今天的水和电一样。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认为,未来大模型将无处不在,通用智能将成为发展趋势。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表示,我们相信在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和模拟智能体将像iPhone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正在构建基础智能体:一个具有通用能力的AI,可以在许多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地行动。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