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开天先生在北京首展开幕式上致辞
《郑和下西洋》讲述的是地球上600年前发生的一个古老、壮阔的故事,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良传统,技法全部采用中国元素,具有宏大的中国气魄,但在表现形式上不是一幅古画;吸收了西方绘画透视、色彩、明暗等技法,但又不是一幅西画。它是以中国画基本技法为基础、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借鉴西画某些画法、又对绘画材料进行了大胆突破创新的民族的、现代的、时代的中国画艺术长卷,在长度、体量、时间、场景转换、人物关系、画法技法、材料工具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北宋郭熙)”,彰显出质朴、凝重、沉雄、豪迈的艺术风格。
驾驭这样一幅前无古人的宏构巨制,仅靠原有的艺术积淀是无法完成的。钟开天先生从创作伊始到完美收官一直都在探索前行,取得了六个方面的创新成果。
钟开天先生向观众介绍《郑和下西洋》
第一,对中国画工具材料进行全方位的革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国画艺术家一辈子都在与宣纸、毛笔、墨汁和国画颜料打交道,只要提起国画,离不开这些东西,有的画家甚至认为,离开这些东西的作品不叫国画。钟开天先生刚开始创作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宣纸。可当他在宣纸上落笔施墨以后,突然感到在宣纸上创作巨幅国画十分吃力。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宣纸适合即兴挥毫,有水墨渗化情趣,但承载能力差,纸质经不起长时间揉搓,大画推远看水墨渗化效果甚微,作品放大缺少细节,显得过于空泛。画坏部分只能重画或挖补。另外,宣纸大至丈六,再大只能拼接,托裱后画面效果差,挂上墙夏季潮湿凸凹不平,冬季特别北方暖气燥热易于拉断。再则,宣纸数年以后纸质变黄,色彩蜕变,显得十分陈旧。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代名画录》留传至今者寥寥无几,皆因灾害、兵火,加之中国古代屋宇土木建筑居多,纸本作品不易保存所致。”基于这种认知,他果断放弃了以宣纸为载体创作长卷的计划,代之以自己多年实践摸索出的布面载体。他对买来的白布进行了适应性处理,使之既有生宣、熟宣的功能,又有承载油画颜料、丙烯颜料的特质。创作时,除运用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外,大量使用丙烯颜料和国画矿物颜料,参用一部分藏族唐卡画颜料,造成色泽鲜明典雅、饱和、附着力强,经久不变、不褪色的独特效果。绘画工具大到斗笔,小到圭笔,油画笔、排刷、刮刀、铅笔、木炭条、麻布、擦皮头,一切可用的都全用上了。画好后,个别不很满意的地方还可以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实践证明,他对国画工具材料进行的革新,使国画长卷的表现力得到极大增强,柔韧度、抗损性极大提升,上墙后,画面平整讲究、容光焕发,更不受四季气候影响,受到观者一致好评。
《郑和下西洋》北京首展现场局部
第二,对画面时空进行大胆突破,突破了美术瞬间艺术的概念。
美术作品大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撷取物象精彩的一瞬,或者在空间的大尺度范围内截取物象一个横断面,将“精彩一瞬”或“动人断面”用画面语言表现出来。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历史上,更有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面对国破家亡的悲催现实,创立了“残山剩水”这一绘画门类,他们的作品甚至截取了山水“横断面”“一瞬间”当中的一各边角来构图,形成了一种局部景观。钟开天先生所要描绘的郑和下西洋故事,从时间上看,发生在600年前,前后经历了28年,七次大的行动;从空间看,涉及中国、南亚、东南亚、中东、印度、东非等几乎半个地球的宏大范围,肯定不能用一个“精彩瞬间”或一个“横断面”或者“残山剩水”来表现。钟开天先生选择了七次活动中300多个场景,沿着时光隧道让观众在行走中一步一景,真实生动再现了半个地球人600年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对28年时空进行有效延展和突破,最终感知完整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其实也参与了长卷的“再创作”,即对300多个场景的观赏和思维联想,完成了对28年故事的完整理解。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三,将300多个场景融为一体,找到了长卷画面场景转换的新路径。
《郑和下西洋》中的300多个场景,都是某项活动的某个“精彩瞬间”,它们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如何将它们融为一体,使之成为长卷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钟开天想了很多办法。他说:“历史上的《韩熙载夜宴图》是靠四个屏风转换五个场景,连环画是分篇画的,电影镜头可以高、低拉近,俯角、仰角,淡进淡出,而500米长卷在一个空间里面展现,难度相当大。”创作过程中,他对这些难题逐一突破,300多个场景,总体上依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轴排列。如果两个发生在海洋的相邻场景,就用大海波涛或海面景象转换;如果自然环境相似的,就用两个场景都具有的植被或动物环境转换;如果两个场景发生在同一季节,就用这种季节所共有的物象转换。在钟开天先生的精心布局下,300多个场景转换都比较自然,观者几乎看不到生硬的过渡。
第四,把长卷从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拓展了中国画的时空容量。
国画和西画都是在二维的纸张或画布上完成的,多数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画。钟开天在长卷创作前,吸收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蒋兆和《流民图》的元素。但《清明上河图》有动态没有形象,只能记录东京汴梁这一天市井人物的动态,里面人的脑袋只有黄豆大,《郑和下西洋》里面郑和脑袋和一般人的脑袋一样大,画这么大的脑袋就与市井动态不在一个空间里了;蒋兆和的《流民图》有100米长,却是平面的没有纵深,解决不了空间的问题。老祖宗留下了的遗产不够用,西方绘画里面的很多元素也不够用,为了跨过这道坎,使长卷二维平面图画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钟开天借鉴了西画的焦点透视技法,如“万国来朝”等场景直接运用焦点透视;其余场景则运用国画的散点透视法,而且创造性地将国画散点透视中高远、平远、深远的画法结合运用于创作的各个环节,每一个图景都通过两个或三个视点同时透视,使画面由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创造出一种灵活自由的三维立体构图,极大地拓展了长卷的时空容量,使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更加凸显。
除此以外,他还创造性地运用虚实的层次变化,黑白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等等,来强化画面的空间结构,衬托画面的空间感、体量感,突出画面的意境。观者移步于500米长卷之前,看到的不是二维画布上的平面图景,而是具有无限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层层推进的三维立体景象。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五,突破画面众多人物形象的组合关系,开辟中国画宏大叙事的历史先河。
东西方绘画史上都有人物众多的大型画作。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画了数百人,重要人物只有几十个;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主要人物仅有10多个;卢浮宫的《拿破仑加冕》有20多个重要人物。而钟开天长卷中仅“索马里国王会见郑和”一个场景就画了100多个人物。100多人的组合关系是很难处理的。钟开天曾参考黄胄靠场景生动来弥补构图不足的画法和徐悲鸿人物画的处理方法,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经过反复摸索,他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画法。首先是重点刻画好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处理。如扬帆出海、转危为安、王妃海滨迎郑和等等场面,都是通过重点刻画郑和形象使画面重心突出。其次,处理好人物之间的照应关系,使画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众多人物都与主要人物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在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成千上万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如肃清海盗中的敌我对阵,混战双方的功防对象一目了然,配合作战的士兵也有明确的作战目标;麦加朝圣中主角洪保和陪同人物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骑着大象的富商和骑着毛驴的穷人,既表明了麦加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表明了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第三,人物相互之间拒绝雷同,表情、姿态、位置、朝向、服饰、发型等等都体现出个性。做到这些,必须对绘画内容了然于胸,对构图有清晰、巧妙的思路,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定位,对这些内容的表现手法有娴熟的技巧。钟开天先生的创作思想和绘画技巧都已炉火纯青,使得他驾驭超过100人的复杂场景游刃有余。麦加朝觐更是数千人的场景,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六,将众多绘画元素集于一画,突破了传统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的艺术藩篱。
中国画的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开始独立形成画科。一般画家终其一生主攻一个题材,许多人甚至只画一个题材中的某个类型,比如专画牡丹的、专画老虎的、专画西藏人物的等等。近代张大千在山水、花鸟、人物领域都有建树,兼通工笔、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钟开天先生是继张大千之后在国画所有题材上都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是一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画家。《郑和下西洋》集山水、花鸟、植被、人物、走兽、鱼虫、天空、海洋、舟船、兵器、瓷器、玉器、各国各类建筑于一幅长卷,而且样样都画得很精彩,所有题材、画面元素的搭配、过渡、衔接都很自然,工笔写意结合,笔墨色彩协调,工而不板,细而不腻,繁而不乱,尽精微而致广大,画面整体和谐,毫无违和之感,可谓当代中国画艺术的百科全书,彻底打破了国画题材的局限,开辟了中国画融合创新的新纪元。
钟开天先生在音乐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会弹钢琴、拉二胡、京胡等。《郑和下西洋》除以上六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外,还吸收了很多音乐元素。他善于将音乐中的音符连贯转化为绘画构图中的旋律之美,以达到气韵生动;又能将音乐中的节奏引入画面,使之节律有序,使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像一首交响乐,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感,舒展美妙、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钟开天书法
钟开天先生还是出色的书法家。他幼承家训,从颜真卿、赵孟頰欧、柳、苏、米入手,涉猎文徵明、王铎、郑板桥、何绍基、于右任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中年以后,又将《汉简》《敦煌藏经洞手抄本》和新疆出土的古代丝绸之路商人手抄账单文本,与隶书、魏碑进行反复比较,追寻古人书写时的手感,体会王羲之、钟繇以前书家的意趣与用笔,结合多年对云南仅存的两块爨字碑《爨宝子》和《爨龙颜》的研究,使自己的书法从汉隶、魏碑和爨字中脱出,成其面貌,再渗入绘画的造型、笔墨、构成、疏密、浓淡对比诸元素,实现了孙过庭书谱中"违而不犯,合而不同,一气以贯"的理念。《郑和下西洋》创作中,他以书法线条为骨,采用骨法用笔,从笔势求笔意,意在笔先,工写结合,最终达成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增强了长卷的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现了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升华。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钟开天先生在北京首展开幕式上致辞
《郑和下西洋》讲述的是地球上600年前发生的一个古老、壮阔的故事,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良传统,技法全部采用中国元素,具有宏大的中国气魄,但在表现形式上不是一幅古画;吸收了西方绘画透视、色彩、明暗等技法,但又不是一幅西画。它是以中国画基本技法为基础、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借鉴西画某些画法、又对绘画材料进行了大胆突破创新的民族的、现代的、时代的中国画艺术长卷,在长度、体量、时间、场景转换、人物关系、画法技法、材料工具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北宋郭熙)”,彰显出质朴、凝重、沉雄、豪迈的艺术风格。
驾驭这样一幅前无古人的宏构巨制,仅靠原有的艺术积淀是无法完成的。钟开天先生从创作伊始到完美收官一直都在探索前行,取得了六个方面的创新成果。
钟开天先生向观众介绍《郑和下西洋》
第一,对中国画工具材料进行全方位的革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国画艺术家一辈子都在与宣纸、毛笔、墨汁和国画颜料打交道,只要提起国画,离不开这些东西,有的画家甚至认为,离开这些东西的作品不叫国画。钟开天先生刚开始创作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宣纸。可当他在宣纸上落笔施墨以后,突然感到在宣纸上创作巨幅国画十分吃力。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宣纸适合即兴挥毫,有水墨渗化情趣,但承载能力差,纸质经不起长时间揉搓,大画推远看水墨渗化效果甚微,作品放大缺少细节,显得过于空泛。画坏部分只能重画或挖补。另外,宣纸大至丈六,再大只能拼接,托裱后画面效果差,挂上墙夏季潮湿凸凹不平,冬季特别北方暖气燥热易于拉断。再则,宣纸数年以后纸质变黄,色彩蜕变,显得十分陈旧。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代名画录》留传至今者寥寥无几,皆因灾害、兵火,加之中国古代屋宇土木建筑居多,纸本作品不易保存所致。”基于这种认知,他果断放弃了以宣纸为载体创作长卷的计划,代之以自己多年实践摸索出的布面载体。他对买来的白布进行了适应性处理,使之既有生宣、熟宣的功能,又有承载油画颜料、丙烯颜料的特质。创作时,除运用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外,大量使用丙烯颜料和国画矿物颜料,参用一部分藏族唐卡画颜料,造成色泽鲜明典雅、饱和、附着力强,经久不变、不褪色的独特效果。绘画工具大到斗笔,小到圭笔,油画笔、排刷、刮刀、铅笔、木炭条、麻布、擦皮头,一切可用的都全用上了。画好后,个别不很满意的地方还可以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实践证明,他对国画工具材料进行的革新,使国画长卷的表现力得到极大增强,柔韧度、抗损性极大提升,上墙后,画面平整讲究、容光焕发,更不受四季气候影响,受到观者一致好评。
《郑和下西洋》北京首展现场局部
第二,对画面时空进行大胆突破,突破了美术瞬间艺术的概念。
美术作品大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撷取物象精彩的一瞬,或者在空间的大尺度范围内截取物象一个横断面,将“精彩一瞬”或“动人断面”用画面语言表现出来。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历史上,更有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面对国破家亡的悲催现实,创立了“残山剩水”这一绘画门类,他们的作品甚至截取了山水“横断面”“一瞬间”当中的一各边角来构图,形成了一种局部景观。钟开天先生所要描绘的郑和下西洋故事,从时间上看,发生在600年前,前后经历了28年,七次大的行动;从空间看,涉及中国、南亚、东南亚、中东、印度、东非等几乎半个地球的宏大范围,肯定不能用一个“精彩瞬间”或一个“横断面”或者“残山剩水”来表现。钟开天先生选择了七次活动中300多个场景,沿着时光隧道让观众在行走中一步一景,真实生动再现了半个地球人600年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对28年时空进行有效延展和突破,最终感知完整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其实也参与了长卷的“再创作”,即对300多个场景的观赏和思维联想,完成了对28年故事的完整理解。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三,将300多个场景融为一体,找到了长卷画面场景转换的新路径。
《郑和下西洋》中的300多个场景,都是某项活动的某个“精彩瞬间”,它们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如何将它们融为一体,使之成为长卷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钟开天想了很多办法。他说:“历史上的《韩熙载夜宴图》是靠四个屏风转换五个场景,连环画是分篇画的,电影镜头可以高、低拉近,俯角、仰角,淡进淡出,而500米长卷在一个空间里面展现,难度相当大。”创作过程中,他对这些难题逐一突破,300多个场景,总体上依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轴排列。如果两个发生在海洋的相邻场景,就用大海波涛或海面景象转换;如果自然环境相似的,就用两个场景都具有的植被或动物环境转换;如果两个场景发生在同一季节,就用这种季节所共有的物象转换。在钟开天先生的精心布局下,300多个场景转换都比较自然,观者几乎看不到生硬的过渡。
第四,把长卷从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拓展了中国画的时空容量。
国画和西画都是在二维的纸张或画布上完成的,多数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画。钟开天在长卷创作前,吸收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蒋兆和《流民图》的元素。但《清明上河图》有动态没有形象,只能记录东京汴梁这一天市井人物的动态,里面人的脑袋只有黄豆大,《郑和下西洋》里面郑和脑袋和一般人的脑袋一样大,画这么大的脑袋就与市井动态不在一个空间里了;蒋兆和的《流民图》有100米长,却是平面的没有纵深,解决不了空间的问题。老祖宗留下了的遗产不够用,西方绘画里面的很多元素也不够用,为了跨过这道坎,使长卷二维平面图画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钟开天借鉴了西画的焦点透视技法,如“万国来朝”等场景直接运用焦点透视;其余场景则运用国画的散点透视法,而且创造性地将国画散点透视中高远、平远、深远的画法结合运用于创作的各个环节,每一个图景都通过两个或三个视点同时透视,使画面由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创造出一种灵活自由的三维立体构图,极大地拓展了长卷的时空容量,使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更加凸显。
除此以外,他还创造性地运用虚实的层次变化,黑白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等等,来强化画面的空间结构,衬托画面的空间感、体量感,突出画面的意境。观者移步于500米长卷之前,看到的不是二维画布上的平面图景,而是具有无限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层层推进的三维立体景象。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五,突破画面众多人物形象的组合关系,开辟中国画宏大叙事的历史先河。
东西方绘画史上都有人物众多的大型画作。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画了数百人,重要人物只有几十个;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主要人物仅有10多个;卢浮宫的《拿破仑加冕》有20多个重要人物。而钟开天长卷中仅“索马里国王会见郑和”一个场景就画了100多个人物。100多人的组合关系是很难处理的。钟开天曾参考黄胄靠场景生动来弥补构图不足的画法和徐悲鸿人物画的处理方法,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经过反复摸索,他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画法。首先是重点刻画好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处理。如扬帆出海、转危为安、王妃海滨迎郑和等等场面,都是通过重点刻画郑和形象使画面重心突出。其次,处理好人物之间的照应关系,使画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众多人物都与主要人物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在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成千上万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如肃清海盗中的敌我对阵,混战双方的功防对象一目了然,配合作战的士兵也有明确的作战目标;麦加朝圣中主角洪保和陪同人物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骑着大象的富商和骑着毛驴的穷人,既表明了麦加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表明了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第三,人物相互之间拒绝雷同,表情、姿态、位置、朝向、服饰、发型等等都体现出个性。做到这些,必须对绘画内容了然于胸,对构图有清晰、巧妙的思路,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定位,对这些内容的表现手法有娴熟的技巧。钟开天先生的创作思想和绘画技巧都已炉火纯青,使得他驾驭超过100人的复杂场景游刃有余。麦加朝觐更是数千人的场景,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郑和下西洋》局部
第六,将众多绘画元素集于一画,突破了传统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的艺术藩篱。
中国画的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开始独立形成画科。一般画家终其一生主攻一个题材,许多人甚至只画一个题材中的某个类型,比如专画牡丹的、专画老虎的、专画西藏人物的等等。近代张大千在山水、花鸟、人物领域都有建树,兼通工笔、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钟开天先生是继张大千之后在国画所有题材上都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是一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画家。《郑和下西洋》集山水、花鸟、植被、人物、走兽、鱼虫、天空、海洋、舟船、兵器、瓷器、玉器、各国各类建筑于一幅长卷,而且样样都画得很精彩,所有题材、画面元素的搭配、过渡、衔接都很自然,工笔写意结合,笔墨色彩协调,工而不板,细而不腻,繁而不乱,尽精微而致广大,画面整体和谐,毫无违和之感,可谓当代中国画艺术的百科全书,彻底打破了国画题材的局限,开辟了中国画融合创新的新纪元。
钟开天先生在音乐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会弹钢琴、拉二胡、京胡等。《郑和下西洋》除以上六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外,还吸收了很多音乐元素。他善于将音乐中的音符连贯转化为绘画构图中的旋律之美,以达到气韵生动;又能将音乐中的节奏引入画面,使之节律有序,使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像一首交响乐,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感,舒展美妙、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钟开天书法
钟开天先生还是出色的书法家。他幼承家训,从颜真卿、赵孟頰欧、柳、苏、米入手,涉猎文徵明、王铎、郑板桥、何绍基、于右任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中年以后,又将《汉简》《敦煌藏经洞手抄本》和新疆出土的古代丝绸之路商人手抄账单文本,与隶书、魏碑进行反复比较,追寻古人书写时的手感,体会王羲之、钟繇以前书家的意趣与用笔,结合多年对云南仅存的两块爨字碑《爨宝子》和《爨龙颜》的研究,使自己的书法从汉隶、魏碑和爨字中脱出,成其面貌,再渗入绘画的造型、笔墨、构成、疏密、浓淡对比诸元素,实现了孙过庭书谱中"违而不犯,合而不同,一气以贯"的理念。《郑和下西洋》创作中,他以书法线条为骨,采用骨法用笔,从笔势求笔意,意在笔先,工写结合,最终达成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增强了长卷的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现了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升华。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